30年来的变化,最让老百姓感觉真切的也就是菜篮子、米袋子。回望海南30年老百姓的餐饮需求和餐饮业的变化,大致可以较为全面地勾勒这座岛屿的雍容与大度。老百姓从依靠粮票供应填饱肚子,到“下馆子”吃一碗米粉,再到受惠于改革开放春风的“富人”开了在饭店“大吃大喝”的先例,如今海南老百姓“下馆子”已不再是一种奢望,从“下馆子”追求味道,再到营养和安全还不够,现在对就餐环境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日,记者试图找寻那些改革开放之初下过馆子的海南普通老百姓,以及经历过海南餐饮业发展的经营主角们,了解他们眼中海南老百姓“下馆子”的时代变迁。
30年吃的变迁
从下馆子到特色酒店消费
在没有结束粮票供应前,填饱肚子成为很多市民的物质生活写照,饭馆就餐只是电视里才能出现的镜头。从1984年后,海南餐饮业开始起步,一批受惠于改革开放春风的“富人”开了“大吃大喝”的先例。当时进饭馆就餐被称之为“下馆子”,言外之意,能够下起馆子的人绝非工薪阶层,而且就算是有钱人,拿着钱也不一定能“下馆子”,因为物品的供应并不如今天顺畅和充足。
据了解,大排档是那个年代餐饮业的缩影,当时稍有名气的饭店基本集中在博爱南、得胜沙、大同路一带,基本为当地风味的排档,只有少数是外地来的小饭馆,其中大部分的饮食都是在大街上摆个小摊就成了一个微型餐厅。
真正令业界发生变化的是90年代开始,这十几年中造就了海南很多餐饮业大鳄。尤其是90年代后期,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饭店出现在海口各个繁华地带,海南本地的四大名菜也随着旅游业的开放,逐渐走向了全国甚至国外。
新世纪的钟声敲响的那一瞬间,海南餐饮业的发展可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家万家酒店开”来形容。在激烈的竞争中,餐饮企业开始走向品牌连锁化经营,一批有影响的餐饮品牌正在形成,享誉海南,有的甚至走向全国。
全球金融危机;泰国民盟暴乱;印度孟买恐怖袭击;索马里海盗横行……会有哪个星球比我们所拥有的更美丽,又有哪个时代让众多国度共享和平?... |
当浪漫的雪花缓缓飘落,当清脆的铃声越来越近,你会想起谁?拉起她(他)的手,一同踏上节日的欢庆征程... |
|||
金字塔,威尼斯狂欢节,行为艺术...所有你知道和不知道世间奇闻,就让我讲给你听... |
自然降下冰雪,并非带来寒冷而是解放人们心中的火焰。通晓自然智慧的人们建造各种自我解放的游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