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历久弥新的社火奇葩--秧歌

http://travel.sina.com.cn  2009年07月27日11:01  临夏旅游网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唐文明谈和政秧歌的发展与传承

  在临夏每年正月十四的社火汇演中,最抢眼的要数和政县的秧歌了,男女老少驻足观看时,对其独特、滑稽的表演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老一辈观看后感叹良多,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的年代,感触着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变化,体味着过年时和政秧歌带来的喜庆与热闹;年轻人看后,除了新奇之外,也在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2007年,和政秧歌被列入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许多群众拍手称好,2008年,和政秧歌的杰出代表张国华、唐文明两位艺人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政秧歌传承人。“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应抓紧抢救保护,做好艺术传承,让和政秧歌在子孙后代身上发扬光大下去。”唐文明老艺人对记者感慨地说。他见证了和政秧歌近60年来的发展与变化,记者的笔触也随着老人的介绍而仿佛身如其中。

   历史溯源与演变

  由于唐文明老人年近愈古稀,加之文化程度低,对和政秧歌的渊源知之不多,和政文化馆馆长张定平和县文联副秘书长蒋胜利给记者讲述了它的历史溯源和演变过程。

  秧歌是一种代表性的民间歌舞形式,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起源于农业劳动,一般是舞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而舞;在表演形式上,开始和结束为大场,中间穿插小场,大场为变换队形的集体舞,小场是二三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舞蹈或歌舞、小戏……有的地区将高跷、旱船等歌舞形式俗称秧歌,而和政县民间盛行的秧歌更是以鲜明的地方特色,在临夏地区乃至全省独树一帜。

  和政县地处临夏州南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历史悠久,古代时曾设“宁河驿”,故和政秧歌亦称“宁河秧歌”或“南乡秧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和政秧歌的生长和传承构成了优越的地理环境,也使和政秧歌发展成了阵容庞大、内容丰富、涉及地域广阔的民间歌舞艺术,在全县13个乡镇都有群众自发组织的秧歌队,使和政秧歌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根深蒂固的历史渊源。

  秧歌,亦称“社火”,最初是一种春祀秋报的民间祭祀活动,“社”古指土地神,也指祭社神的节日,如春社、秋社。“社火”一词,旧时指节日扮演的各种杂耍杂戏。清代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记载:“立春前一日,太守迎春于城东蕃鳌观,令官妓扮社火,春梦婆一,春妲二、皂隶二、春官一”。这似乎是今日秧歌的雏形,春梦婆可能是今日秧歌队中的“妖婆”,春妲和皂隶似为今日的“腊花姐”和“中郎”,而那个春官肯定就是“社火官”了。如今庞大的秧歌队,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二十韵》中写道:“轻薄行歌过,颠狂社舞呈”的词句,范自注曰:“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可见秧歌在当时已初具规模了。据民国《和政县志》记载:“入正月过三日即演社鼓,或城或乡不拘。十三日城内张灯,乡民以社鼓来贺,男妇游览……”这一方面说明了县城十三秧歌会的情形,同时也说明秧歌在和政各乡镇的发展与历史。

  和政秧歌,始于明,盛于清,演变于民国,发展于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更加繁荣壮大,它是由祭祀活动演变而成的娱乐活动,又通过文化交流,不断地充实和丰富内容,如秧歌从宗教活动中汲取了音乐营养之后,才有了伴舞的乐队,现在秧歌中演奏的唢呐曲牌中有不少就是神曲,或带有一些宗教色彩,如“牛犊爷”借用巫师羊皮鼓,旱船有扮演观世音菩萨的,无疑是受祭祀的影响。“春牛”来源于古代以牛祝岁的习俗,以体现各族人民共同祝愿农牧业丰收的愿望,《舞狮》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通过丝绸之路由西域传入,到了明代,大量汉族移民入迁,又带来了南方的旱船、鞭子、竹马灯等。民国初年来河州地区经商的山西、陕西商贾又传进了“跑驴”,逐步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和政秧歌在清代之前一律为“地蹦子”,民国初,有少数人开始踩五寸跷子,大多数仍徒步表演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青海马家军一个连驻防和政,春节时士兵玩起了高跷秧歌(跷高三尺)和四大光棍、打狗熊等,很受群众喜爱。受此影响,和政县城附近的群众也相继玩起了高跷秧歌,从此县城附近高跷秧歌逐渐取代了“地蹦子”之后,和政秧歌经过不断的更新、完善,形成了今天这样一个综合性的歌舞表演形式,成了群众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

  形式内容与特征

  虽然唐文明老人对和政秧歌的由来知道的不多,但对秧歌的形式内容却是如数家珍。和政秧歌作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艺术具有丰富多彩的形式和鲜明的特征,和政秧歌节目丰富、阵容庞大,演员多达200多人,形式多样,有说有唱,亦唱亦舞,并伴有武术、杂耍、杂角表演,气氛热烈、异彩纷呈。和政秧歌由“前五角”“中三角”“后五角”以及“串火杂角”组成,行进和演出都按前后顺序进行,只有杂角可以穿插在队伍中间,任意发挥,随处表演取乐于观众。前五角为流星、仪仗队、旱船、四大光棍、乐队;“中三角”人数最多,为秧歌的主体,排在“前五角”之后,是由霸王鞭、膏药灯、身子组成,其中身子是和政秧歌的精华所在,身子属行进和进场后“舞花场”最为壮观,行进时表演节奏慢,动物简单,场地表演则节奏快而动作复杂,整个过程在进场和退场时最为精彩,表演者大步奔跑、摇身狂舞,此时满场彩带飘扬,鞭炮齐鸣、锣鼓震天、全场雷动,表现出“社火”古有的热闹、红火和欢快的气氛;“后五角”是秧歌的最后一部分,是由鼓、锣、钹、唢呐等组成,由一位玩手手持牛尾巴制成的拂尘来指挥。杂角是正角之外的角色,主要有:妖婆(男扮女丑角)、鬼子(男丑角)、笑和尚、黑驴、春牛、竹马、社火官、货郎等,杂角的表演形式不拘一格,主要以滑稽动作和幽默语言来打趣逗乐观众,以此增加秧歌的趣味性。唐文明老人滔滔不绝地介绍了和政秧歌的表演形式和特征,对秧歌每个角色及玩法的娴熟就足以看出老人对秧歌的痴爱。

  保护传承与发展

  说到和政秧歌的传承与发展,唐文明老人的感触颇多。和政县龙泉村是和政秧歌社火时间最长、表演水平最高的村之一,今年70岁的唐文明的老家就在龙泉村,后搬到新庄乡槐庄村,他是目前和政秧歌最有名的传承者和组织者之一,从小受村里乡亲们玩秧歌的影响,唐文明迷上了秧歌这个民间艺术。他告诉记者,由于家境贫寒,上完初中就随父亲做工,过年时村里每年都要玩秧歌,父亲很是喜欢,老抽空去玩,就算不玩也一场不拉地跟着看,唐文明也时常跟着父亲去看玩手们表演,久而久之他迷上了秧歌,自1951年开始模仿并求教于当时很有名的南、张二位艺人的表演技法,从此没学过音乐的他凭着毅力死记硬背秧歌中的音律,听耳音,自己摸索,功夫不负有心人,唐文明学会了秧歌中唢呐的技法和鼓的各种打法,“前五角”、“中三角”样样精通,他开始在龙泉村秧歌队担任主角,每年和政县举行县上社火表演时,唐文明就被许多村争抢着请去做教练,期间他留心玩秧歌的玩手们,重点培养一些年轻人,教他们吹唢呐的技法,指导他们鼓的各种打法。后来,唐文明一家搬到槐庄村,当时槐庄村很少有人玩秧歌,大多数人不知道怎样玩,唐文明就一样一样手把手的教,正是有了他的传承,槐庄村上到六七十岁的老人,下到七八岁的孩子在春节时都要玩秧歌,同时,唐文明为了将秧歌传承下去,他凭个人对角色的理解和创意装扮表演,并将个人技法传授给了下一代的冯冰冰和王贵贵、何尕生等250多人。唐文明老人说,自己一直在吹唢呐,这是他一生的爱好,年年春节他都会手提自己的唢呐去秧歌队吹,唐文明唢呐的吹奏技艺突出,独具风格,深受附近群众和各界人士的赞赏,秧歌中被称之为“金唢呐唐半仙”。

  40多年来,唐文明参与演出的场次不胜枚举,连他自己也数不清,他在平时广泛交流技艺,探讨秧歌的传承发展,收集唢呐曲谱、杂角语言表述等,制作秧歌光盘200多张,录音带4盘。近几年,和政秧歌有了创新和发展,在唱词中加入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和政、推介和政,展示和政风彩的内容,如“玩牛歌”:“三农政策放光芒,农民生活有保障,千年奇迹免皇粮,百姓心里暖洋洋,义务教育不收费,贫困学生上学堂,合作医疗真实惠,农民身心保健康,与日俱进谋发展,富民政策万代传!”脱贫致富的群众们将朴实的语言引入和政秧歌中,这是和政秧歌新时代的发展。

  和政秧歌的精华,在于其中引入了音乐、舞蹈,在临夏的生长和发展中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雅俗共赏、红火热闹、日臻完善的地方艺术特色,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像唐文明这样的优秀民间艺术家,是他们传承和发展了和政秧歌这个民间文化艺术,正如唐文明所说“省上既然将和政秧歌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都应是传承人,世代相传,才能发扬光大。”

  近几年,和政秧歌引起了省、州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政县积极开展保护传承这一民间艺术,多次召开研讨会,并将和政秧歌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我们相信,只要有政府的重视,有像唐文明这样老艺人的不吝相传,和政秧歌这个独具魅力的地方民间奇葩必将在传统艺术的百花园里绽放出卓越的风姿。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更多关于 甘肃 临夏 的新闻

象牙塔里的美丽风景

宁静的林荫道上,偶遇温文儒雅的教授,碰撞风采飞扬的青春,恍若与世隔绝...

遗落在酒店的电影瞬间

酒店是很多电影的重要场景,通常男女主角在里面发生最浪漫的故事,或者成为凶杀悬疑电影的重要证据场所...

新贵墨尔本

墨尔本,是个奇妙的地方:一边依偎着蔚蓝的大海,一边枕靠着沧桑的岩石;悬崖峭壁之间可以开辟出世界上最美丽的公路...

与空姐有关的那些事

空姐,很多人认为是一份即轻松又令人羡慕的职业。其实空姐的工作却是非常辛苦的。例如,遇到挑剔的乘客时,也必须要保持微笑等等...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