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一个城市,总是喜欢去这个城市的老街转转,因为是老街记录了一座城市在光阴的悄然前行中留下的痕迹,也浓缩了这座城市原汁原味儿的风俗民情。所以第一次到广西北海,北海老街是必去的。北海老街是一条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街,始建于1883年,长1.44公里,宽9米,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这些建筑大多为二至三层,主要受19世纪末叶英、法、德等国在我市建造的领事馆等西方卷柱式建筑的影响,临街两边墙面的窗顶多为卷拱结构,卷拱外沿及窗柱顶端都有雕饰线,线条流畅、工艺精美。临街墙面部不同式样的装饰和浮雕形成了南北两组空中雕塑长廊。这些建筑临街的骑楼部分,既是道路向两侧的扩展又是铺面向外部的延伸,人们行走在骑楼下,既可遮风挡雨又可躲避烈日;骑楼的方形柱子粗重厚大,颇有古罗马建筑的风格。
骑楼建筑最精彩部分是花墙头,其下部的长方形构图,来源于中国建筑的匾额,这在西洋建筑里是找不到的。匾额里本应是书法“某某阁楼”之类,在此处演变成了一枝梅花浮雕。匾额的左右两边还题有对联,韵味十足。而它最原始的来源是中华民族炎黄时代部落内部的图腾崇拜,炎和黄两个部落分别崇拜龙和凤,在建筑的屋顶上的正中最高处安放龙或凤的吉祥物。这个吉祥物就好象一条主线,贯穿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当它在北海骑楼上出现时,更加演变得多姿多彩。
北海老街一般指中山路和珠海路,老街形成于1927年前后,但它的起源却要追溯到19世纪中叶。自那时起,一批西洋建筑陆续在北海建成,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文化融合,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骑楼老街。这些骑楼并不是西洋建筑的简单翻版,从深层文化根源来看,它体内流动着的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血液,是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一个美丽的结晶。
1927年以前,珠海路曾是北海最繁华的商业街区,店铺鳞次栉比,中段的店铺主要经营来自苏杭的绸缎,东段的店铺主要经营鱿鱼、沙虫、虾米、鱼干等干海货,西段接近外沙港口,所有店铺全部经营缆绳、渔网、鱼钩、渔灯、风帆布、船钉等渔民用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珠海路逐渐失去了昔日的繁华,除了稀稀落落还有屈指可数的几间店铺经营渔具外,其他店铺已几乎成为民居,街道建筑日渐老化,但由于珠海路尚算保存完整,仍被历史学家和建筑学家们誉为“近现代建筑年鉴”。著名作家舒乙(老舍之子)认为,珠海路和新加坡国宝级的老街一模一样,建议我市保护好这条极具开发价值的老街。
英国建筑专家白瑞德先生认为,珠海路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但对北海意义,而且对华南地区、全中国、及至全世界都有意义。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市长皮埃尔。布尔克则建议北海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将珠海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来保护。只可惜此街已被破坏。
来到北海老街,你会发现这里有数不清的珍珠,几乎每个店铺都有出售,因为这里盛产珍珠,北海珍珠即合浦珍珠,没有根本区别,都统一称为南珠,南珠中最出名的为是北海金霞珍珠。
老街上的铜像——《戏水歌》
说到老街的特色,除了它本身的建筑风格展现出来的古朴典雅的特色。其老街的文化、教育、活动、生活、趣事都是老街的特色。北海老街紧靠海洋,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使得这个亚热带海洋气候的老街形成了独特的节日风俗、语言习惯、生活习俗、生产习俗。老街生活丰富多彩,老街教育氛围浓郁,酒肆歌坊、民间娱乐、舞龙舞狮、电影故事充满老街。这里还有最早的私塾、新式学校、教会学校等,是这里弥漫着书香画卷的气息。武术、游泳、足球、龙舟有很好的体现了北海老街的体育精神。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是北海老街的另一特色,这里的饮食主要受岭南文化的影响,又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走在老街上到处可见水虾、水鱼、沙蟹汁、疍家海鲜、粤式点心等的小吃食物。关于老街还有许多的创业故事和文化传说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例如:咖啡晚、庭辉等老街知名人士的创业故事、沙毛脚夫妇传说、瑞园传说一直流传至今。
来到北海老街,作为一枚吃货,不得不提一下这里最好吃的虾饼,虾饼采用新鲜的小虾,拌入面糊中入锅翻炸,炸至金黄出锅,香酥可口,吃完一个就会停不下来。
金灿灿的虾饼出锅了,现在想想都忍不住吞口水
整条街上最好吃的虾饼莫过于李姨虾饼店,一定要认准哟
中西合璧,独具特色的女儿墙
中西合璧,独具特色的女儿墙
中西合璧,独具特色的女儿墙
北海老城区从北面海湾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发展,沙脊街、西靖街、珠海路、中山路,一条条老街记录了北海发展的进程。
老街的形成,奠定了北海城市生活的基础。独特的地理位置、中西文化的交汇、亚热带海洋气候等等造就了北海人独的生活习俗、生产习俗、节日风俗、语言习惯。
老街的建筑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又吸收了岭南建筑的特点,还吸取了西方建筑的一些艺术风格,前店后居的建筑格局、中顶铺、拖笼门、西式女儿墙装饰。
相对于传统的城来说,北海从诞生开始就更多以“市”贸易点的形态存在,老街顺应商业的发展而形成并发展,鼎盛时期北海市华南一大商埠,当时的老街商号林立,可谓寸土寸金。
旅游小贴士:
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