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湘西南,自古以来都是一块被神秘笼罩的地方,这神秘不仅由于山高路远常年被雾气笼罩,还有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那些奇怪的、令人捉摸不透的生活方式及祭典。这些隐居于深山中几近隔离于世的民俗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在湖南省西南部的隆回县西北部海拔1400多米高寒山区,隐藏着一个名为虎形山的瑶族乡,这里古树参天,奇峰异石,鬼斧神工,石瀑水瀑,气势壮阔,这里年平均气温11摄氏度,终日云雾缭绕,仿若仙境。就是在这样的地方居住着一支被史料遗忘的瑶族分支——花瑶,封闭在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里,传承着先祖古朴、纯真的生活。寨子里的女人个个着装鲜艳的挑花服饰,美若山花,因而人们把她们称为“花瑶”。

  在我翻越崇山峻岭来到花瑶村寨门口的时候,被热情的姑娘们举着酒碗拦住,她们唱起花瑶山歌,用曼妙的歌谣催人喝干一碗又一碗的“拦门酒”,再然后,你随着她们舞起的鲜艳裙带,绕过一棵又一棵老根盘踞的古树,村寨的模样才慢慢在迷雾中显出模样。

  花瑶挑花

  抬脚迈入房子里,看见花瑶姑娘们人手一根绣针在绣花。见有客人至,热情的摆出凳子,为你斟杯热茶,然后边闲唠边飞针走线。我在一边砸吧着嘴发出惊叹声。顺手将绣布拿在手里翻看,发现正反面居然一样,没有任何线头,这精湛的手艺让人啧啧称奇。

  花瑶的姑娘们告诉我们,这种绣工叫“挑花”,以布的经纬纱交叉呈“十”字形为“座标”,对角插针成“X”形,通称“十字花”,或作“一”字形。它的基本形式是几根平行长线并列,其中有在双根平行长线之间加横线而成若干方格的,有折作“U”形的,有作单线或双线菱形的,有大方格套小方格而呈“回”字形的,有作多根直线交叉成网状的,等等。各种形式中间如有较大空隙时,即挑小花填满。小花常见的有:X、#、十、口、回、V、和小圆点、旋涡等。而她们现在绣的这块藏青色直纹面土布,是筒裙的后片儿。除这块外,其他地方一般是彩绣。而也是由于筒裙后片面积较大,故挑花图案题材最丰富,主题最突出,反映的文化最鲜明,让它成为了隆回花瑶挑花中的精华。

  关于这个挑花,早在汉代以前就兴起,据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记载,瑶族祖先“积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唐代魏征在《隋书》中记载:“长沙郡杂有夷蜒,名曰莫瑶”“其女子蓝布衫,斑布裙,通无鞋履。”这种描述与今天隆回花瑶女子的服饰正好相同:头缠五彩斑斓的挑花头巾,上着蓝色圆领衣,腰系挑花彩带,下穿彩色挑花筒裙,腿扎挑花绑带。

  而关于挑花的主题图案,也是来源于他们的生活。花瑶生活在丛林里,日常生活会去山里采采果实、药材,又因为他们所信奉的图腾是古树,所以,这挑花的图案就会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画面为主题,比如花草树木、动物类,也有以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为主题的,但内容仅限于表现瑶族先祖抵御外族侵略的历史故事。

  有人统计过,一件筒裙挑花约有30多万针,累计需180余个工日才能完成。挑花技艺学成之日,也就是花瑶姑娘为自己准备嫁妆的开始,她们用自己的全部情感爱恋,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全部倾注在挑花之中。

  这挑花手工,已在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瑶族家常菜

  正对着这一件件精美的手工作品发呆,饭香味儿已经从厨房内飘出来,姑娘们端上花瑶家常菜招待客人,将长桌子一麻溜摆整齐,长凳子也一麻溜摆出,大盘子大碗装的菜“duang duang”摆在桌上,拿起你的碗将饭盛得满满当当的再压瓷实递给你。

  湘菜的地道香辣味儿满寨子乱窜,顺道儿过来吃饭的人不断加入,他们也不拘束,桌面上坐不下人,便端着碗站着吃,偶尔伸长筷子夹几口菜,倒也吃的欢快。

  而这些炒腊肉、炒鸡块、炒蕨菜、煎土豆、蒸南瓜、溜豆腐……食材不是自家种的养的,就是山里挖的,围着桌子热热闹闹的吃家常菜,这其中的滋味还夹杂着温暖的感觉。

  呜哇山歌

  吃到兴起,瑶族的爷们即兴唱起了呜哇山歌。呜哇山歌是一种高腔山歌,多为成年男子用真假声结合演唱,有较长的甩腔,唱词加上“呜哇呜哇”的山歌调调,听起来很是有趣。虽然听不懂他们的唱词,但是生动的表现力让人觉得音乐真的可以跨越语言障碍。

  说到这个呜哇山歌,就又得先聊聊花瑶的历史。这个民族历史上一直受到封建王朝的迫害和驱赶,最终迁徙到崇山峻岭之中,以狩猎为生。围捕凶猛的野兽时,他们往往几十人结成群体,一人敲锣击鼓,其他人发出呜哇呜哇的吼声围捕野兽。后来,他们在荒山野林间开垦了出一块块梯田,种植了一茬茬玉米高粱。有一首表现劳动的呜哇山歌,歌词为“鼓打一声我冒唱,鼓打二声我冒行。鼓打三声歌声起,雷公轰轰催人忙。我老常,开山开荒种谷粮。”

  在长期的口头流传中,呜哇山歌逐渐演变成了瑶民表达欢乐、向往幸福、表达爱情的抒情山歌。有表达爱情的呜哇山歌:“打起来,唱起来,唱得深山雀鸟飞起来。唱得青山树木颠倒长,唱得河里的石头浮起来。少年乖,唱得你妹的丸心把弓痒起来。”

  也有纯属逗乐的唱词(这是我个人理解的,因为在现场唱出的这段语速极快的小段落,歌词被翻译过来后我笑得前仰后合)大概意思是:“100只蜜蜂从山里飞出去看世界,途中经历千难万险,见过祖国大好山河,最后却只有一只蜜蜂鼻青脸肿、跌跌撞撞的飞回来报信儿,呜哇呜哇……”

  花瑶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而呜哇山歌使花瑶的历史得以传承和记录,可以说是一部花瑶成长史,目前这支瑶族分支只有6000余人 。

  独有的地理环境,奇特的自然条件,孕育了花瑶独有的民风民俗。需燃起篝火欢度的民俗节日讨念拜,怪诞而又极富情致的花瑶婚俗, 色彩和谐而又夸张的花瑶挑花,独一无二的呜哇山歌等等,都是民间艺术、习俗的珍品。但随着老一辈人的去世, “拦门酒”、“联桌席”、“夜讪”礼仪歌、“捏煞”等仪式,在年轻一代心目中变得陌生,已濒临失传,急需传承与保护。

  龙瑶幽谷

  在隆回县小沙江镇旺溪村坪家山,有一处名为龙瑶幽谷的地方,处于“桂林—莨山—花瑶—张家界—神农架”这一条旅游黄金线上。这个景区的建设,不仅是将湘西南的优势资源整合出来,也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将花瑶的民俗传承发展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隐居在山里的这个古老又神秘的民族。此外,利用旅游产业优势带动花瑶的贫困户致富,在保护其民俗文化的前提下,利用政策扶持带领他们脱贫致富,不失为一举多得的好路。

  龙瑶幽谷以花瑶·花海为特色,雪峰芝樱花海、花瑶花嗨翻乐园、瑶寨中医养心谷、花溪自然探索营、白马婚庆庄园等五大主题景区为主打,兴建集餐饮、垂钓、休闲、生态康养、亲子娱乐、户外拓展、自驾游营地、观星营地、花瑶民俗于一体的多功能区,游客可以品花瑶美食、并参与到花瑶的日常生活中,进行民俗游娱的深度体验。

  喜欢喝茶的盆友们注意了,在虎形山瑶族乡这个地方啊,还产一种名为“虎久雾语茶”的茶叶,这里海拔在900米左右,常年云雾缭绕,最适合富硒茶业生长。

  茶叶的滋味和口感别具特色,可是不能错过的一款收藏茶呢。此时正逢春茶丰收,体验花瑶民俗的同时,拨开云雾去山谷采茶、品茶,来次悠哉的茶旅生活,美滋滋。

推荐阅读

相关视频

更多>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