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上海、苏州一带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在两地的交界处,有个叫“陈墓”的水乡小镇,镇上有一处“五保湖”,湖中就葬着一位姓陈的女姓。这是“陈墓”的出处,当然,现在这个小镇更名为“锦溪古镇”了。只不过在镇上的上塘路的路口,还有一个叫“陈墓邮局”的在。
其实陈墓古镇,最早的名字就是叫“锦溪”,它地处江苏省苏州昆山市的西南面,夸张地说,前进一步便到了上海地界,后退一步属苏州管辖。据考证,大约在5500多年前的“崧泽文化”时期,锦溪一带就有先民生活着。锦溪立镇的时期,可以追溯到吴越春秋之时。
锦溪古镇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江南水乡,素有“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的美誉,古镇里留存着诸多人文景观、古迹名胜,以及无数独具明、清特色的建筑房屋。小桥流水人家,你只要到了锦溪古镇,就能领悟其中的奥秘了。
锦溪被称之为“陈墓”,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南宋绍兴年间,北方的金兵大举南下入侵,南宋太子赵玮,领军由杭州出发,沿运河北上镇江,准备与金兵一战。战船途经锦溪时,一位姓陈的爱妃不幸病故,死后只能水葬锦溪。后来太子赵玮登基当上了皇帝,下旨把“锦溪”更名为“陈墓”,以纪念那位死去的陈妃。再后来,明代诗人文徵明为此还写下一首诗:“谁见金凫水底坟,空怀香玉闲佳人,君王恩爱随流尽,赢得寒溪尚姓陈。”
没有史料记载这位陈妃到底叫什么名字,据说她十分喜爱江南水乡,尤其对锦溪情有独钟。陈妃的水冢,就坐落在现在古镇南面的五保湖中,它已经成为锦溪的历史标志。也许是陈妃情动了苍天,水冢建成后的800多年来,不管五保湖发生多大的洪水,据说陈妃土冢从未被洪水淹没过。
有关陈墓古镇的历史事件有很多,比如古镇上的“三十六顶桥、七十二座窑”。陈墓古镇多桥,因为古镇里有穿镇而过的多条小河,寻常百姓出门,要么坐船,要么过桥,不然出脚都不方便。即便现在去到古镇里,那高低错落的小桥,古色古香,依旧让游客看的眼花缭乱。
而七十二座窑,现今已经很少能见到了。烧制砖头,是古镇里人们生存的需要。因为古镇的水系发达,给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过传说中古镇多砖窑,是因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听说陈墓古镇有“紫气东来”,便下令在这里挖土烧窑,目的是要挖断这里的“龙脉”。所以在民间,也就有了对陈墓这样的调侃:本来是出千军万马,结果出了千砖万瓦。
著名画家陈逸飞先生,曾于1983年来到锦溪古镇,以及和锦溪相邻的周庄、甪直古镇,用相机拍下了许多照片,然后回去画画创作。他为联合国设计的一枚首日封《故乡的回忆》,曾被以为是画的周庄双桥,其实画中的桥梁,是锦溪古镇的南塘桥。南塘桥是锦溪古桥的代表,始建于南宋,现在依旧是锦溪古镇一处吸引人的地方。
自从陈逸飞的画作成名后,与锦溪古镇相距仅六公里的周庄古镇,得以大力发展,一举成为一处旅游热点。而陈墓古镇,依旧保持了江南水乡的宁静。直到1992年,才将陈墓这一地名重新变更为原来的“锦溪”。
锦溪古镇境内湖荡密布,河巷纵横。南面有五保湖、淀山湖,西北面有陈湖。古镇内的河道全长达6公里,形成了锦溪河湖相通、泽浸环镇、街巷依水,桥巷相连的典型水乡风貌。锦溪古镇现存的民居,大部分是明清和民国时期建造的,大多数居民因水而筑,临水而建,房屋多为一、二层的砖木结构,青瓦白墙,临水开门窗或建筑水埠码头。
梦里水乡,用来比喻现今的锦溪古镇,确实一点也不过分。从古镇更名为“陈墓”后的八百多年间,锦溪,就如同养在深闺里的的江南美女,一直保持着低调的生活。相比较其它古镇,锦溪古镇不收门票,没有过度的商业开发。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让每一位来到古镇的人,都有一种全新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