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古村落有着很特别的感情。它们虽然古旧、残破,却异常的真实。颓垣断壁间,述说着过去的事情。看过无数的好风景,最后心底里还是留着那么几处恍若世外桃源的古村落。

  你肯定不知道阿坝州的古村落这么美。那里的山、那里的水,蕴含了藏族儿女们的多情,流淌着无数动人的故事。

  今天,我就带你们去看两个隐匿在阿坝州大山之中的传统藏族古村,让你们感受一下原汁原味的藏族风情。

  第一个是一处曾被旅行者遗落的地方——色尔古藏寨

  色尔古藏寨是一座典型而独特的原始村落,它静静的矗立在蜿蜒奔腾的猛河边。远远看来,簇簇藏楼相连,自成方圆,却又依山傍水,恰似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庇佑先民们隔世而居。

  色尔古藏寨茂县洼底乡接壤,气候湿润、物产丰富,平均海拔1800米,素有“小江南”之称。难得在高原之上,还能遇到气候如此适宜的地方,也难怪人们聚集在这里居住,形成了独特的藏寨。

  因为色尔古藏寨建在山谷两岸的斜坡上,地势的差距使得房屋彼此错落,建筑在这里显得层次非常丰富,空间传达出一种复合的感觉,就像是一首悠扬的民歌,仔细听来,声部多而统一,婉转动听。

  色尔古这个名字乍一听上去就显得很有气势。据当地人说,“色尔”是豹子、“古”是狼的意思。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森林茂密,野兽出没,因此得名色尔古。即使今天看色尔古周围的环境,巍峨的群山、奔流的河水……也还是野性十足。

  灰色的石屋沿着山势铺陈开来,宁静美丽中又有几分坚毅粗犷,就如色尔古的名字一般。

  都说“黑水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色尔古藏寨其实就是战争的缩影。因为这是一个立体的军事防御工事,藏寨整体由三个寨子组成:下寨、上寨和娃娃寨。上寨占据险要地势,可以居高临下的御敌;下寨拥有复杂的地下通道和水网,易于驻守;娃娃寨屋顶户户相连,突显空中优势。

  碉楼式的藏寨建筑用片石和黄泥调浆砌墙,一般为三层。碉楼底层稍大,逐层斜上,呈台柱型,基础十分坚固,所以能修建百年而不垮。有没有看到建筑中间一条竖向突出像脊柱一样的棱角?像不像在桃坪羌寨看到的碉楼?羌族人所说的“鲫鱼背”,能让楼房所承受的压力通过“鲫鱼背”分流扩散,是羌族碉楼千年不倒的秘密所在,没想到藏寨里也有类似的设计。

  最为神奇的是这样的建筑冬暖夏凉,户户相连。

  沿着户间幽幽的小巷,可以到达任何一家。迈步前行,你会发现你时而踏在农家的房顶上,时而穿过另一家的房基,时而又凌空踩在栈道之上,十分有意思。周围片石镶嵌的墙把你限定在一小片空间内,天空只能从几处采光的天窗里窥见,旁边的一沟溪水时隐时现。

  这些小巷的布置就如八卦一般,不熟悉的人怕是要走好多遍才能找到原先的路。

  有碉楼就会有射击孔,其实它们还有排烟和采光的用途,真是不得不佩服先民们的智慧。

  在这个千年不变的古老藏寨村落里,你能感受到真挚虔诚的信仰。相传是“白石头”挽救了色尔古人的祖先,后人将白石视为护家神,家家户户置太白石于房顶四角、门楣,奉礼避邪,旁人不可触及。

  也许是喝猛河水的缘故,色尔古藏民能走路就能跳舞,能说话就能唱歌。藏寨里能见到藏民们吹奏铜钦。铜钦的“铜”字在藏文中指号或号角,“钦”藏文意为“大”,铜钦意为大号,是藏传佛教乐器中两个主要的具有代表性的旋律乐器之一,也是藏传佛教寺院乐队的主要乐器之一。

  铜钦一般约长3米,最大的可达5米以上,音色低沉而威严,具有某种所向无敌的气势。

  合着宏大、低沉的铜钦声,回看整座色尔古藏寨,一下便使人回想起弥漫战火硝烟的时代,令人感觉有些悲凉。

  第二个藏寨是羊茸哈德藏寨,被称为“神仙居住的地方”。

  羊茸哈德在“落叶松林”的中心,这里有最美的彩林,是深山老林里的居所。当地人叫它“冬巴噶”,意思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羊茸哈德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碧水潺潺,生态环境十分纯净。高原的天空之下,整个寨子恍若世外桃源,周围沙松、白杨、红豆杉等树木郁郁葱葱地将这里围绕,因而羊茸哈德素有“天然氧吧,彩色森林”之称。

  这里的感觉和色尔古藏寨完全不同,入口处两个巨大的铜钦,显示出整个寨子的大气。如果色尔古藏寨是隐藏在历史中的苍凉,那么羊茸哈德就是非常现代的温暖与舒适。

  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让羊茸哈德魅力非凡。一走进寨子,你就能感受到生机盎然的生活气息。

  藏族老奶奶们坐在草地上搓着线,织着织物。她们会先用羊毛制成线,织成布,再做成褂子。相信此刻她们的内心,一定是满足而平和的。

  还有的在编织竹篮,传统的藏织竹编在他们的手下绽放出了不同的光芒。

  远处还有一些农闲的村民下着藏棋。这些场景无一不让人感觉轻松、闲适。

  但其实这里曾经只是个小小的村落,散在丛林中,出行十分不方便。老寨子在山顶上,地震后在山下重建。现在经过规划,这里已经成为彩林深处最美的民宿村落。

  新房子都是统一规格、耗资上百万修建而成的。难得在现代化的布局中也没有失去藏族原生的元素与味道。

  走进内部,大厅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壕!这感觉比起之前住过的五星级酒店,也不差多少了。

  晚上的佛塔亮了灯,苦逼的摄影师又蹲在一滩积水前拍了半天。。。

  最有意思的是在羊茸哈德看到了打擦擦。

  擦擦一词据说是源于古印度中北部的方言,是藏语对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复制”,指一种模制的泥佛或泥塔。

  藏传佛教僧俗制作擦擦的目的在于积攒善业功德,并将其视作消灾祈福的圣物,多用于佛像及佛塔的装藏。

  擦擦其实见过不少,但现场制作还是第一次见,感觉很新鲜。藏民们分工合作,两人负责用湿泥搓成塔状,另外两人把湿泥放入模具中压实,去掉多余部分,然后将压实的擦擦倒出,放在一边晾干,最后再烧。

  目睹整个过程,我感受到了藏民们超常坚毅的品格以及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许是因为高原上凛冽的风,寂静的林,奔涌的河,这一切的综合才能让他们创造出如此丰富多彩、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建筑也好、文化也好,我想我偏爱的绝不仅仅是表面那些静止的东西,我更喜欢那些背后的、流动的、动人的部分。

  我是琰棱

  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

  CFP/携程签约摄影师、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士、搜狐金牌作者、微博签约自媒体、秒拍达人、微博旅行视频博主、乐途旅游网专栏作家。

  新浪微博:@琰棱 http://weibo.com/lingchik

  腾讯微博:@琰棱 http://t.qq.com/ling_chik

推荐阅读

相关视频

更多>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