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 正文
杂玉村 张达乡 工布学乡
part3:去见骑摩托的喇嘛
杂玉村通公路,公路沿着山脚修筑。在公路与羊湖之间一般都有滩涂,适合耕作的滩涂被开发为青稞田,不适合耕作的则放牧牛羊。从杂玉村出发就可以直接蹿到羊湖边,然后沿着湖边走,这样不仅比走公路快,还能看到湖里的候鸟、湖边的羊群、盐碱地、红草地……
翻过一个小山下到公路,它延伸到张达乡后就偏离了羊湖,在一条山谷内穿行。对于“伪户外”的人来说,搭拖拉机是常态——这句话是就我们这些“伪户外”得出的结论。所以面对这一段相对枯燥的景色,最好还是搭个拖拉机或货车,直到工布学乡。如果搭不上便车,纯粹徒步的话,今天的行程要两天才能走完。
工布学乡政府边上有个藏餐馆,可以吃上便餐,乡政府内可提供住宿,40元一人。乡政府背面山上有一座寺院,叫强巴林寺,是西藏著名的女活佛多吉帕母的属寺。
相传羊湖曾经是9个不相连的小湖,空行母多吉帕母担心小湖里的生灵干死,就把7两黄金抛向空中并祈愿、诵咒,用法力把所有小湖连为一体。所以羊湖边的一些寺院供奉多吉帕母,以纪念她的功德。
强巴林寺只有两个喇嘛,而且经常呆在乡里。但是,请不要担心,当你气喘吁吁爬在去寺院的路上时,会发现一个穿着绛红色衣服的人,骑一辆摩托车赶上来,那就是寺院的扎巴。
工布学乡 尼马龙村
part4:千面羊湖百变身姿
如果不是当初我这个“伪户外”的人想抄近路,又把路线看错,一般是不会选择走这条路线的。不过,当我站在尼马龙山口上看到不同身姿的羊湖,不禁大发感叹:这真是个美丽的错误。
从工布学乡出发后,不沿公路,直穿正对面的山谷,经过一个小水库后人烟就基本绝迹,想找人问路的念头就打消了吧。不过路线很简单,沿着山谷的小道往上走,有拖拉机的车辙印提示着正确的路线,当车辙印消失时,眼前便出现一个丫字形的路口,走右边的山谷,就能到达尼马龙山口。
站在山口,熟悉的羊湖换了容貌。大自然以它的伟力,把羊湖划成3个细长的小湖,一层湖水一层岛,在层层叠叠的山峦最后,是两座雪山。从这里望去,羊湖被小岛划得“支离破碎”,而正是这支离破碎,使得它和草原、山峦、雪山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独特格局。这是在别处所看不到的羊湖别景。
山口正下方有个小山村,那就是尼马龙村。村子只有十几户人家,村中唯一的小卖部物品十分匮乏,所以想祭五脏庙的想法在这村子里是可耻与行不通的。
尼马龙村 特布拉村 多却乡
part5:在多却乡作一次饕餮
尼马龙村在一个山谷里面,沿着公路翻过一个小山坡后,就又来到羊湖边上。两座雪山的清晰倒影落在羊湖中,雄伟巨大,它们像两个保护羊湖的卫士,也像两个相互厮守的爱人,而羊湖就是他们的女儿。
远远望去,公路的尽头是一个小村镇,十几户人家,白色的藏式民居隔着羊湖与雪山相峙,那就是特布拉村。
经过特布拉村就来到今天的目的地多却乡。这个乡相对前几天的乡镇来说,还算比较大,有几家茶馆,还有招待所。多却乡的风干羊肉十分出名,传说以前是专供达赖喇嘛享用的。疲惫了几天,在多却乡做一次休整,吃吃从前的贡品羊肉,与茶馆中的藏族百姓聊聊历史,大口吃肉大口喝茶的时候,你就会突然觉得自己是汉族神话中那个神兽“饕餮”,正在享用一顿大餐。可别因矜持而不作“饕餮”啊,这可是转湖途中能遇到的最好的大快朵颐的机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