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休闲旅游:神秘798到底什么样(组图)(3)

http://travel.sina.com.cn  2008年10月13日14:57  人民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798,用餐也沾染了“艺术”味,图为“天下盐”餐馆

  3、历史和时尚

  以拍摄北京胡同闻名的摄影师徐勇,在798也有个车间。车间很大,1200平方米,不做展览时,显得很是空旷。车间里满是历史的痕迹,墙面露出斑驳的墙砖,不加任何装饰,地当中是孤零零的几台机床,几条依稀可见的“文革”期间用红漆刷的标语静静隐在墙上。隔着固化玻璃,脚下便是旧日的工业管道。整个车间有些潮湿,仿佛空气中还弥漫着机油的味道。“这个厂房以前是陶瓷零件的加工车间。”徐勇当过工程师,对工厂的机械设备相当了解,“这个车间起码有100来个工人。”

  光线透过朝北的大窗户倾斜进来,半数的窗户,都骑在半圆形的拱顶上,这是一处典型的包豪斯风格的厂房。站在这里,任时光流逝,仿佛听到窗外大喇叭里的革命歌曲传了进来。

  走进一墙之隔的里间,眼前却迥然不同:先锋作品、艺术书籍、成排的洋酒、精致的咖啡、等离子电视、染着红黄头发的青年男女、放在书架旁的笔记本电脑……仿佛是另一个世界。但仔细端详,酒吧里支撑桌子的是机器附件,墙上和绿色沙发浑然一体的装饰挂件,也是机器。“这以前是车间主任的办公室和模具库”,徐勇说,装修时,他特意保留了很多工业的元素,把它们作为一种装饰。

  旧彻底旧,新彻底新,旧中含新,新中有旧,过去和未来在同一个空间里凝结。徐勇给这间厂房取名叫做“时态空间”,他认为,多种时空的凝结,这正是798的魅力。“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改革开放,工厂整整跨越了50年的历程。一进入厂区,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有一种感动在里面,在这里体验到的不仅是现代艺术,还有中国的历史。”

  4、商业味道

  这几年,经济的元素在798里的分量日益加重。酒吧、咖啡馆和餐馆逐渐增多,还有几家商店和书店,餐饮娱乐消费功能齐全,足不出区,就能解决一日三餐和娱乐休闲。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商业发布会、越来越多的商人,逐渐上涨的房价……商业味道的日益弥漫,这让一些艺术家忧心忡忡,“不可否认,适当的商业有助于艺术的发展,但两者之间的度如何把握?大家并没有经验。”

  其实,有些尝试已经可以看见。798里,有一些餐馆酒吧与其它地方不同,他们的老板大多数自己也是艺术家,于是在他们的“领地”里,依旧洋溢着整个798的多元风格,让商业和艺术在自己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完美地结合。

  诗人二毛的“天下盐”餐馆就是这样。乍一看,嘈杂的环境、等座位的客人都与外面的餐馆没什么区别,但细细看来,却颇有不同。一楼的整面墙,都是一幅画像,上书九个大字“七九八的光荣与梦想”;打开菜单,重点推荐的菜名后,都有着二毛的诗人化的解释,“炒蹄花的鱿鱼:就是把猪蹄抓下来,按上车轮,然后让猪蹄香辣进化为猪手”,“番茄豆花鱼:世上有艳福、有艳遇、有艳诗,当番茄遇到豆花,豆花再遇上鱼,这世上就有了艳菜。”此外,还有印有“二假公社村委会”章的告示,弯曲的管道,以及抽象派的画作,这一切,都彰显着餐馆主人艺术家兼商人的独特视野和风格,这种视野没有因为经营而消失,经营却因此而别具特色。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恰恰是整个798多元风格的缩影。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798画家段君的画作

  生活在798

  看得多了,就想找个人聊聊……

  见到怡然时,她正坐在一间紫墙黑瓦的咖啡馆前晒太阳。黄色的卷发,蓝色的隐形眼镜,同色系眼影和睫毛膏,红色唇膏和大红色套裙,金黄色的大项链,肤色很白,一张很欧化的脸。

  怡然是身后咖啡馆兼画廊的主人,她的全名叫爱新觉罗·怡然。她出生在北京,生长在贵州,十四岁考入贵州大学美术专业附中。贵州大学艺术系毕业后,为了成全爱人的绘画事业,放下了钟爱的画笔。做编辑、当记者、创办儿童美术学校、开广告公司、做自由投资人……在贵州的商圈中闯出一片天地。

  1994年,她又抛下这一切,做了名“北漂”,这一年,她50岁。“冲着北京的艺术氛围来的”,怡然说。2000年怡然开办了画廊,也是在这一年,她重拾画笔。2005年,怡然来到了798。“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像无拘无束的自由的大草原。”怡然在798入口的主道路边,租下了这间八九十平方米的仓库,离马路近的一侧做咖啡馆,另一侧做画廊,中间一堵墙,隔开了两个看似不同却交织在一起的错综世界。

  花,常是怡然画中的主角。大片大片地盛开着的花朵,颜色明丽。淡紫、雪青、水蓝……温暖、柔和、清新,透着一股粗糙的蓬勃的生命力。“我不喜欢画阴郁的主题,现代人的生活已经很累了。艺术,应该让人们觉得生活更美好。”怡然说。

  这几年,798的房租一直在涨,而直到现在,怡然咖啡馆还没有盈利,她总要拿着在别处卖画的钱补这里的亏空。“我到798不是为了卖画,在王府井和爱家等地儿卖得都比这里好。”怡然说,“我纯是为了喜欢,这里是个创作的好环境,一天不来就觉得欠得慌。”在这儿,可以遇到同样搞艺术的人,游客中有时也会邂逅知己,坐在咖啡馆里谈谈,感觉很好。

  最令怡然烦心的是798日益浓烈的商业气息,“总担心会重蹈美国苏荷区的覆辙,”怡然说。她也很不赞成现在某些艺术家的炒作,“这不好”。

  “我倒觉得现在798的状态还是好的,艺术也需要适当的商业化。”插话进来的是一个年轻人,瘦长身材,一身牛仔衣。这个年轻人叫许植梓,怡然咖啡馆的日常管理基本上都是由他负责。植梓1981年出生在广东,2004年在北京艺术设计学院毕业后,来到798,想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2005年,认识了怡然,开始在咖啡馆帮忙。

  与怡然比,属“80后”的植梓要前卫得多,2005年,他还在798做了一个接吻的行为艺术。但这不妨碍两人找到共同点,并相处得融洽。“他就像我儿子一样。”怡然说。

  目前植梓的主要收入,是靠教课,而不是卖画,“每年6月份,会去山东教美术高考班,北京也有班。”植梓说,像他这样的情况,在798艺术区,并不罕见。

  目前,植梓还在准备着报考中央美院的油画专业研究生,“我现在的理想,就是和798的一个画廊签约,做签约画家。”对于植梓而言,798是一个实现自己梦想的地方。

  说话间,耳畔传来一阵口琴声,谈不上技巧纯熟,但婉转舒缓,和着咖啡馆里的小提琴乐曲,别有风味。循声望去,是一位中年男子,衣着普通,面容憨厚,坐在不远的椅子上,神情投入,初春的阳光,在他身上,勾勒出一个温暖的轮廓。

  怡然告诉我们,他叫老牛,是原先厂里的工人,工厂停业后,就帮忙打理怡然的画廊。对老牛而言,“艺术”,是他的生计,也是他的生活。

  不同类型的人,聚在一起又走进彼此的生活,这在798里经常可见,走近他们,你会体验各种生活状态。

更多关于 798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