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旅游

想去98 去过15
展开地图

宜兰简介

宜兰古称"蛤仔鸡"(亦有作葛雅兰、蛤仔兰、甲子兰等),原为平埔族Kavalan人居住地,直到清朝才开垦成为城市。 从数千年前泰雅族在兰阳平原建立聚落,汉人俗称生番、野番或山番,后来由东南亚渡海漂流而来的噶玛兰人,俗称熟番、化番或土番,到1796年来自唐山漳州的吴沙,带领了漳州、泉州及客家子民移民台湾,从淡水沿著草岭古道驻垦兰阳平原和头城地区,继而发展出二城、礁溪、四城、壮围、宜兰城等溪北屯垦区,开拓了宜兰的发展,在近年来雪山隧道的开通、直达客运的上路也让宜兰成为台湾著名的旅游胜地,让民众玩遍宜兰的好山好水。

宜兰历史

宜兰旧称噶玛兰或蛤仔难,为平埔族噶玛兰族生活之地,由于位于兰阳平原上因此也称作兰阳地区,从数千年前泰雅族在兰阳平原建立聚落,汉人俗称生番、野番或山番,后来由东南亚渡海漂流而来的噶玛兰人,俗称熟番、化番或土番。到1796年来自唐山漳州的吴沙,带领了漳州、泉州及客家子民移民台湾,从淡水沿着草岭古道驻垦兰阳平原和头城地区,继而发展出二城、礁溪、四城、壮围、宜兰城等溪北屯垦区,开拓了宜兰的发展。近年来雪山隧道的开通、直达客运的上路也让宜兰成为台湾著名的旅游胜地,让民众玩遍宜兰的好山好水。 宜兰的布袋戏自公元1850年开始流行,基本上以约8寸高的木雕彩绘木偶,以布饰配成木偶的身体,以表演者的五指和手部的动作,在搭建的木“戏台”来把布袋戏演活出来。宜兰布袋戏可以分为以下三大主题:传统布袋戏、金光布袋戏、霹雳布袋戏。后两者自1950年代起流行,传统布袋戏曾经因为“金光”和“霹雳”的兴起而一度式微,幸自1960年代由当地政府和民间努力下,现时三者可以并存。

宜兰节庆

宜兰神轿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宜兰来点评论吧

您何时到过
还可以输入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