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简介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贵溪市境内,是道教正一道天师派“祖庭”,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大影响。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乃独秀江南的秀水灵山。此地群峰绵延数十里,为象山(应天山)一支脉西行所致。传喻九十九条龙在此集结,山状若龙盘,似虎踞,龙虎争雄,势不相让;上清溪自东远途飘入,依山缓行,绕山转峰,似小憩,似恋景,过滩呈白,遇潭现绿,或轻声雅语,或静心沉思。九十九峰二十四岩,尽取水之至柔,绕山转峰之溪水,遍纳九十九龙之阳刚,山丹水绿,灵性十足。不久,灵山秀水被神灵相中,即差两仙鹤导引张道陵携弟子出入于山,炼丹修道。山神知觉,龙虎现身,取代云锦。自后,龙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
龙虎山历史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的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境内,为中国道教发祥地,道教正一派“祖庭”。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大影响。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乃独秀江南的秀水灵山。此地群峰绵延数十里,为象山(应天山)一支脉西行所致。传喻九十九条龙在此集结,山状若龙盘,似虎踞,龙虎争雄,势不相让;上清溪自东远途飘入,依山缓行,绕山转峰,似小憩,似恋景,过滩呈白,遇潭现绿,或轻声雅语,或静心沉思。九十九峰二十四岩,尽取水之至柔,绕山转峰之溪水,遍纳九十九龙之阳刚,山丹水绿,灵性十足。不久,灵山秀水被神灵相中,即差两仙鹤导引张道陵携弟子出入于山,炼丹修道。山神知觉,龙虎现身,取代云锦。自后,龙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 张道陵于龙虎山修道炼丹大成后,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世袭道统63代,奕世沿守1800余年,他们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得到历代王朝无数次的赐银,进行了无数次的扩建和维修,宫府的建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创道教建筑史之最。龙虎山在鼎盛时期,建有道观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国。
龙虎山节庆
道教文化节道教文化节为龙虎山重要旅游节庆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集道教朝圣、旅游观光、经贸洽谈、民俗采风于一体,是国内唯一以道教文化为主题的盛大旅游节日。 如果游客想亲眼目睹龙虎山的道教盛会――龙虎山道教文化节,可以在十月初来这里,每年的10月3日至10月9日,海内外的道教信徒都云集在这里举行各种道教法会,场面十分热闹。 在这三天时间里,龙虎山会安排许多有地方特色的节目,固定的一些活动包括:龙虎山道教文化节开幕式(仙水岩、桃花洲);龙虎山泸溪河竹筏漂流(泸溪河);龙虎山上清古镇游(上清镇);龙虎山道家养生保健游、龙虎山美食游(龙虎山庄);龙虎山仙人城登山游、茶艺表演(仙人城)、龙虎山周易预测表演(仙人城兜率宫);龙虎山仙水岩游园、剑舞、木兰扇表演、龙虎山婚俗表演、串堂锣鼓表演、民间竞技表演(桃花洲);龙虎山悬棺吊装表演、龙虎山招商项目展示(仙水岩);龙虎山道教文化科仪表演(天师府);龙虎山物资交流大会(龙虎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