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印度:新加坡的另类风情(图)

http://travel.sina.com.cn  2010年01月29日09:51  环球网
新加坡的小印度
 
新加坡的小印度

  去新加坡开会,在Suntec中心的粤餐厅吃饭,同座的有一个印度加尔各答的女记者,还有一个印度裔新加坡女孩子,是Suntec的公关。难免聊起印度,后者的家里除了哥哥还在德里外,其余的家人在世界各地,美国、澳大利亚,当然,她在新加坡。

  在新加坡,人口的比重仍然是华人最多,排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马来人和印度人。人口虽然不是第一,但是新加坡是民族大融合的地方,如唐人街一般,也有阿拉伯街和小印度。当地的导游说,在新加坡,他们会过农历春节,也会过开斋节(马来人的节日)以及万灯节(又称屠妖节,印度人的节日),这些都是公共假期,真是处理多文化共存的好方式。

  向群而居似乎是人之共性,新加坡的印度人拥有一条自己的民族街———小印度,它位于新加坡河的东岸。对于印裔来说,这是他们的双重依托,既有精神层面的,如节日、宗教,也有物质层面的:生活在新加坡的印度人在这儿能够买到一如故土的香料首饰和衣着。

  11点多,从实龙岗路开始转悠,实龙岗路是小印度最热闹的一条街道,聚集了许多店家,金饰店、纱丽店、香料店、小吃店,总之,你想像中的印度物品这里几乎都找得到。

  竹脚中心(Tekka Center)是小印度的巴扎(杂货市场),也是小印度唯一一家现代带空调的商场。一层可以品尝便宜的印度美食,黄姜饭、拉茶、印度南部的烙饼,还有芒果汁、香蕉汁,浓浓的,特别推荐Limca柠檬汁,有消暑的作用。二层是首饰店和纱丽店。首饰店,金光闪闪,耳环、脚环、手戒、脚戒、项链、还有手镯;纱丽店,专售印度女人的传统服装,颜色十分鲜艳,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一块长长的布,客人买回去,上衣配一件紧身短衣,将布复杂地缠绕在身上。也有简约式的,长上衣,加灯笼裤,长围巾与上衣同样花色和图案,很飘逸。

  小印度中心(Little India Arcade),是拱廊式的建筑,适宜新加坡这种多阵雨的城市。这种建筑在印度的孟买也可以见到,拱廊上会摆满小摊,卖衣服、首饰等,但是新加坡不会摆在外边,倒是外墙两地都是颜色鲜艳,有黄有绿。在入口处有一家专门贩售小点心的店家,五颜六色的,可以先买点尝尝之后再做决定,口感普遍比较偏甜。

  小印度中心内有印度风格的家具饰品,像绣花的靠垫,还有印度图案的床单、印度式的凉拖,各式的繁复图案都有,简直要多复杂有多复杂。好玩的是,印度妇女喜欢涂红红的脚指甲,鞋店里脚模的脚指甲也是红红的。他们的喜欢可不是一般的喜欢,是非常普遍。喜欢做印度美食的朋友,可以来这儿买香料,这里卖现成的Masala茶和做咖喱的香料,最好是事先列好单子再来买,要不然,会挑花眼。建议去“香料之路”,贵则贵已,但是老板是个懂行的人,据说是个美食专家,而且还开过香料鉴赏班,在你只知道要做什么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去咨询加购买。另外,按我的经验,印度商贩的英语口音虽重,不过,你也不用说复杂的词汇,把重点说出来就行,越短越好。

  午餐在Banana Leaf Apolo餐厅解决的,是前边的印度姑娘给我们推荐的,同时她还推荐了另外一家Muthus Curry,据说那家的咖喱鱼头也不错。

  点了一份咖喱鸡,你也可以要鱼头咖喱或咖喱花蟹,我看点的几率还挺高,说明应该好吃。饭是放在椰子叶上的,还给了几个飞饼,这种饼,薄薄的,但是又不觉得干,我一向喊它为“薄脆”。舀一勺咖喱,和米饭一搅,也可以要点他们的辣椒酱,一起搅拌着吃。这里的印度人有些保留着用右手抓饭吃的习惯。当然,也有很多印度人用刀叉和勺子,多半都是在这里生活了很久,或者本地出生长大的印度人。

  依照传统,小印度自然也要有个印度庙,这就是Sri Veeramakaliamman Temple(维拉玛卡里雅曼兴都庙),这种庙多见于印度南方一带,北方的颜色没有这么艳丽的。进门之前先脱了鞋,印度寺庙历来有如此的规定,庙里供奉的就是掌管生死大权的Kali女神,而左右两边站的就是她的儿子Ganesha和Murugan,总的来说,寺庙的神明众多,很难辨认。

更多关于 新加坡 出境游 攻略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