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在京发布了《旅游绿皮书:2020~2021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

  《2020~2021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即旅游绿皮书No.19),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组织编撰的第十九本旅游发展年度报告。全书围绕“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通过三篇主报告和近20篇专题报告,对2020~2021年中国旅游发展进行了透视和前瞻。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全球宏观经济和旅游市场造成重大影响。我国作为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新阶段,在经历产业变革与重塑的同时孕育了复苏潜力。各级政府积极出台纾困政策,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旅游市场复苏韧性,并通过加强编制规划工作、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深化旅游市场对外开放、加速智慧旅游转型等方式,为旅游业实现复苏提供支撑。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十四五”期间,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任务。

  2020年,我国旅游发展高潮迭起,热点频出。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的梳理和提炼,该年度中国旅游十大热点为:纾困政策推动旅游市场复苏;诸多国字品牌优化旅游供给;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破题;旅游企业有为担当共克时艰;海南离岛免税吸引消费回流;科技助力防控加速发展变革;文博搞活尝新焕发空前魅力;数字赋能产业促动旅游转型;直播电商出圈试水旅游销售;丁真新晋顶流引发营销热潮。

  为全面揭示我国不同社会群体旅游状况的变化及未来预期,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联合腾讯文旅产业研究院、腾讯CDC(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中心),通过网络开展全国性调查。《中国国民旅游状况调查(2020~2021)》从旅游时间、活动、消费、动机等方面系统反映了我国不同性别、代际、收入、教育水平、职业以及区域国民的旅游状况。研究发现:我国国民旅游半径扩大,逐步从周边游走向省外游,自然观光游最受欢迎;一部分出境游转化为国内游,高端游、小众游和定制游成为重要挖掘点;以00后为代表的Z世代旅游群体消费特点鲜明,更关注旅游目的地的娱乐和购物条件。

  围绕“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这一年度主题,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从行业、资源和区域等角度进行了全方位分析。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新的发展背景、格局和形势下,景区、旅行社、邮轮、酒店、网络预约等核心行业和关键领域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国家公园、国家文化公园与世界地质公园等如何处理好资源管理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三是从区域层面来看,如何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地发挥旅游的作用、旅游如何促进区域平衡发展、高铁旅游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等等。作为“旅游绿皮书”的传统优势板块,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港澳台旅游等报告则为读者了解相关市场发展提供了翔实数据和系统分析。

  《旅游绿皮书:2020~2021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指出——

  全球旅游将在变革中迎来复苏

  2021年4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在京发布了《旅游绿皮书:2020~2021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

  绿皮书总报告执笔人宋瑞、冯珺指出,在世界经济增长动力疲弱、发展格局重塑、全球化进程面临高度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新冠疫情对全球旅游经济形成冲击。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2021年1月发布的数据,疫情共造成8.5亿至11亿人次的国际游客损失、9100亿至1.2万亿美元的旅游收入损失以及1亿至1.2亿个工作岗位损失。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与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WTCF)《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21)》课题组的研究,2020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同比下降40.8%。在悲观、基准和乐观情境下,2021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将分别恢复到2019年的67.7%、77.7%和86.5%,全球旅游总收入将分别恢复到2019年的65.4%、76.5%和84.7%。

  2021年和未来一段时期,全球经济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第一,疫情防控带来经济重启的不确定性。目前,全球新冠疫情依然处于大流行时期,“不能急于重启经济”成为全球权威疾控专家的共识。而疫苗作为重要的全球卫生公共物品,在提升产能和优化分配方面依然面临较大挑战。第二,受疫情影响,行业复苏存在结构性差异。即使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不同行业的复苏程度和速度亦存在差异,以面对面人际交流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生活服务业复苏相对迟缓,跨国境的旅行更是面临重重挑战。第三,全球债务违约风险增强。自2020年以来,众多国家为应对疫情冲击,竞相出台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提升了杠杆率。若经济复苏进程未达预期,则债务违约风险将相应增强,从而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

  总体而言,全球旅游业将在经历产业变革与重塑的同时实现复苏。变革与重塑体现在内外两个方面。从旅游业内部来看,国际国内旅游发展的关系面临变革。新冠疫情的防治要求限制了游客跨境流动,国际旅游复苏面临障碍更多,旅游业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形成以国内旅游为主的市场格局。从旅游业与宏观经济的互动联系来看,旅游业复苏受到需求侧因素的显著影响。面对疫情冲击,此前增长速度更快的新兴经济体,旅游经济降幅反而超过发达经济体。这说明,需求侧的市场基础是旅游业复苏的必要条件,未来旅游业的重塑前景与各国宏观经济的韧性和稳定性密切相关。

  《旅游绿皮书:2020~2021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指出——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2021年及“十四五”时期我国旅游业的核心

  2021年4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在京发布了《旅游绿皮书:2020~2021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

  绿皮书总报告执笔人宋瑞、冯珺指出,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全球宏观经济和旅游市场造成重大影响,致使二者在短期内出现普遍衰退。我国作为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新阶段,旅游业在经历变革与重塑的同时孕育了复苏潜力。我国积极出台纾困政策,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旅游市场复苏韧性,并通过加强编制规划工作、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加速智慧旅游转型等方式,为旅游业实现复苏提供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是2021年及“十四五”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核心。

  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角度而言,要特别关注三个问题。

  其一,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旅游为民,发挥旅游带动作用。一是要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与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深度结合有助于促进旅游业发展质量的提升。应加快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要着力满足大众旅游特色化、多层次需求,坚持旅游为民。随着“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胜利达成,旅游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支撑消费升级的作用更加突出。应充分调动小微企业积极性、鼓励旅游细分市场创新,使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均能实现有效供给。三是要助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挥旅游业综合带动作用。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应通过发展旅游业塑造区域比较优势,充分吸收劳动力就业,发挥旅游业对其他生活服务业的辐射作用和综合带动作用。

  其二,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文旅融合,激发旅游行业创新。一是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旅游业国内市场巨大、开放程度高,在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应进一步破解阻碍旅游市场发育的体制机制桎梏,深化旅游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增加文化内涵来促进旅游发展,通过旅游发展传播和彰显文化。从产品层面向业态层面和公共服务体系层面推进文旅融合,不断拓展文旅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三是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加强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落地,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在线直播等形式不断创新旅游消费场景,形成旅游行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其三,立足国内大循环,释放旅游消费潜力。“十四五”时期,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双循环相互促进依然是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从疫情带来的旅游需求变动来看,短途游、自驾游、生态游、康养游等有望成为中短期旅游市场支撑国内大循环的典型形式。旅游业应主动适应消费需求变化,进一步用好金融财税、用地规划、人才培育等政策工具,更好地实现复苏和发展。要从提升消费品质出发,关注市场需求变化,提升旅游服务品质,释放旅游消费潜力。

  (参见《旅游绿皮书:2020~2021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p16-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4月)

推荐阅读

相关视频

更多>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