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 正文
奢侈品产业能够在金融海啸中仍然保持增长,商家对市场的敏锐触觉以及对于衍生产业的支持值得其他行业借鉴。
北京已经成了趋利避害的奢侈品福地
今年7月—9月,北京相继有三家奢侈品商业进入试营业,分别是国贸区域的银泰悦生活、大望路区域的美美百货和王府井区域的乐天银泰中心;王府井地区还集结着大批的商业就等择吉日开业,这其中半数是奔着奢侈品商业使劲的;卡地亚和爱马仕在北京的新店也是一个接一个地开……难道北京已经成了趋利避害的奢侈品福地?
门可罗雀≠经营惨淡
2002年的中国,正流行着一部名叫《大腕》的电影, 里面的台词在一夜间流转于大街小巷:“成功人士的生活就是不买对的,只买贵的。
”当时光流转到2007年,坐落于北京CBD核心地带的新光天地商城开业。在以闪亮开张的Gucci旗舰店领衔的名品店的马路一侧,Versace、Ports的Logo和Prada的大幅招贴画相映生辉。这些曾经“高不可攀”的大品牌们,一夜间涌上了北京街头。
但是奢侈品商业门可罗雀的人气一直被业内人士诟病。虽然业界也对北京奢侈品商业的不断推出“持保留态度”,不过各方的统计数据却均显示奢侈品消费的利好:中国奢侈品年消费额高达20亿美元!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虽然是在放缓,但北京的消费能力对各奢侈品集团的营业额正数增长功不可没。
在北京某登喜路专卖店贵宾卡档案中,30%是北京市外的客人,这些客人单次消费金额很高,平均单次消费比北京本地客人高出一半以上。“我就有一位常客,每月都要来我们店刷上个一二十万,连衣服都不拿,他上个星期来买的大衣还放在我们的库房里呢。”这位导购介绍说,去年有位家长带着即将出国的儿子过来,包括服装、箱包在内一次性购物消费十几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