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顺着山路盘旋而上,停在阿维拉(Avila)古城的边缘,早就对这座传说中的”高冷”小城有些心理准备,一下车还是被扑面而来的凛冽寒风来了个下马威。阿维拉海拔1132米,被瓜达拉马山脉和格雷多斯山脉环抱,是西班牙地势最高的省会城市。虽然到马德里仅一个多小时车程,却是冰火两重天,夏季短暂炎热,冬季漫长寒冷,少了一丝温润柔和,多了冷峻硬朗,以至于被一个美国著名演员评价为“可怕的气候“。但古城不凡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是吸引着包括我们在内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慕名而来。

  
作为卡斯蒂利亚王国最璀璨的古城之一,阿维拉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罗马时代。罗马人尚未入侵前,当地土著已经在此营建了一座十分坚固的要塞。罗马人征服西班牙后,自然为古城的规划设计带来了明显的罗马特色。西罗马帝国崩溃后,西哥特人成了这里的主人,将阿维拉彻底变成军事据点。8世纪初阿摩尔人入侵,西班牙开始了漫长而艰巨的“收复失地运动”,摩尔人与北方基督教的争斗不断,打打杀杀自然让阿维拉迅速败落。直至1088年左右被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六世收复之后,才逐渐恢复元气。

  
我们现在看到的古城,就是阿方索六世时代的杰作。驱逐了摩尔人后,为了防范摩尔人的再度反攻,他聘请两位优秀的外国工匠主持,开始用石头修筑阿维拉城墙,历时9年建成了一个在当时看来近乎完美的防御工事。阿维拉城墙的基石多为灰色花岗岩制成,尽管取材大小不同,但石缝间衔接完美,坚固完好,是遗留至今的欧洲中世纪城墙中历史最悠久、保护最完善的,阿维拉也因此而有了另外一个称呼-“城墙之城”。1985年,阿维拉古城及其附近教堂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短暂的阿维拉之旅当然也必须从城墙开始,顺着古城最雄伟的城门之一阿尔卡撒之门旁陡峭的楼梯,就可以登上伟岸的城墙,俯瞰这座中世纪风格的小城。

  
展厅里这个模型可以一睹阿维拉城墙(Murallas)的全貌,墙厚3米,高约12米,全长2550米,每隔25米筑有一座圆弧形塔楼,共有88座。城墙上布满尖坡状城堞,供守城兵士据以掩蔽射击。全城共设9座城门。四边形的城墙保存相当完整,不过由于一些原因,城墙上的徒步之旅不能绕城一周,一条线路很短大约300米,另一条长的大概1千米,我们当然选了距离长的那条。

  古城的天气真是瞬息万变,登上城墙时刚才还阳光普照的天空突然变成乌云压城,云朵似乎触手可及,倒是又给古城笼罩了一丝庄严神圣的氛围。

  小城的建筑大多红瓦白墙,整齐划一,保存非常完好,犹如童话中的村庄,配上天空中厚重的云层,好似时光倒流重回中世纪,视觉上十分震撼。

  
在城墙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阿维拉大教堂(Catedral)最美的一面。它建于12世纪之初,兼有晚期罗马式和哥特式建筑风格,完工于16世纪,是第一座具有西班牙哥特式建筑痕迹的大教堂。

  
另一座圣维森特教堂始建于11世纪,外表高贵典雅,与阿维拉其它宗教建筑忧郁沉寂的风格有明显不同。教堂所处位置正是4世纪初三位殉道者(圣维森特及其姐妹)惨遭罗马人杀害的殉难地,教堂内还设有这三位殉道者的纪念碑,被誉为点缀着哥特风格的罗马式建筑的经典代表。

  环城公路外就是阿维拉新城区,没有什么高大建筑,绝大部分机动车不能驶入古城,这种新旧分开的规划对古城的保护起了极大的作用,可惜我们的绝大多数古城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只能抱憾长叹一声。

  城墙上风起云涌,魔幻大片般的场景,让此刻仅有的几个游客异常兴奋。

  
大约1千米的城墙之旅,还能俯瞰一些当地的餐馆、学校、教堂,也算从上帝视角体验一把民风,有点意犹未尽。

  有人说阿维拉小城是典型的“性冷淡”风格,这不得不归根于阿维拉的守护之神,在古城中无处不在,神一般存在的圣女特蕾莎。作为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代表,她一生传奇,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修女从千千万万女性信徒中脱颖而出,终生致力于推动基督教改革,获得教廷的认可,被尊为圣女,并因此成为十六世纪欧洲最知名的女性之一。

  
1515年,特蕾莎出生于阿维拉一个基督教贵族家庭。她父亲的第一个妻子生了3个孩子后去世,第二任妻子又生了9个孩子,特蕾莎就是其中之一。14岁时生母去世,大概是目睹了母亲短暂一生中所遭受的生育之苦,20岁那年,不愿进入世俗生活的特蕾莎不顾父亲反对,执意进入阿维拉的加尔默多罗修道院,一心要把自己奉献给上帝。

  当时的西班牙宗教界生活奢侈糜烂,而她却倡导苦修、斋戒、安贫、守贞、服从、静默,经过多年努力成功改革了教会,彻底扭转了风气。其中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就是,即使在冬天严寒的阿维拉,她和信徒们也仅穿单薄的鞋子或者干脆赤脚,只为了感受身体的痛苦,磨练意志。

  特蕾莎在西班牙陆续建立了16个加尔默罗派修道院,使一度衰落的加尔默罗会得以复兴,也因此在宗教史上享有盛誉。阿维拉也因她而被称作“圣徒城”。 

  
城中与圣女有关的古迹数不胜数,最值得到访的就是始建于1562年圣特雷莎女修院(Convento de Santa Teresa),特蕾莎十八岁成为修女后,便在此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隐居生活。1636年人们在圣特雷莎出生的故居遗址上重新修建了一座小礼拜堂,旁边还有果园、陈列室和小博物馆,收藏有她的手稿、遗物。

  
在特蕾莎出生地的上面,人们为这位传奇圣女修建了豪华的黄金礼拜堂。

  
信徒们在此寄托对圣女的崇拜和依恋。

  
特蕾莎一生留下不少文学作品,大多以她梦中与上帝交流的场景和幻觉为主。意大利著名的雕塑家贝尔尼尼后来即以此为主题,刻画了圣特雷萨在“见到”上帝的情景,这就是著名的雕塑《圣特雷莎的狂喜》(TheEcstasyof Saint Teresa),只不过表现得过于情欲而被冷落到罗马的一个小礼拜堂里。

  
修道院里保留哦特蕾莎曾经使用过的衣服和日常用品,相关的文献报道,还特意布置了一间房间,还原出几百年前的生活场景,从陈设看也是相当清苦。

  
67岁时特蕾莎在离阿维拉不远的小镇Alba deTormes去世,然后迅速成为罗马教廷钦点的圣女,她部分遗体被信徒们取走,希望借助这些“圣体”,获得与上帝更加接近的机会,阿维拉这座修道院中就保留其中的一些。

  
其中最让人大跌眼球的圣物就是这里供奉着的一根手指,圣女特蕾莎的手指,引得看起来真是毛骨悚然啊。不过更夸张的说西班牙独裁者佛朗哥,据说也是特蕾莎的脑残粉,他甚者虔诚地把圣女遗留下来的一支胳膊放在床头,祈求护佑平安。

  
这些重口味的圣物实在不适合现代普通人,还是门口纪念品商店里这些萌萌达特蕾莎更容易让人接受。

  
阿维拉我们还慕名去品尝了当地一种最出名的甜点,叫做圣特蕾莎的蛋黄(yemas de SantaTeresa),据说是特蕾莎圣女发明的,由蛋黄和糖制成,口感粘粘的有点像我们中国的糯米糖。

  
在店里还有了一种红色的,这颜色大概寓意为圣女之血吧,虽然有点心理障碍但味道不错。

  
阿维拉古城面积不大,步行即可走遍全城,中心也有一个与许多西班牙城市类似的主广场,四周遍布回廊、酒吧、商店,更是当地人休闲、小酌、日常交流的中心。

  
小城一共才只有5万人,老人孩子应该就占了大半,很多街道看起来相当冷清,用门可罗雀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想进入阿维拉大教堂(Cathedral of Avila),不幸的是有活动大门紧闭不对外开放。这座罗马式与哥特式风格的混合体,始建于12世纪初,修了足足400年才完全建成,据说是西班牙最早的哥特式建筑之一。如同欧洲许多中世纪教堂,拥有灰色砖石铺就的厚重高墙,挺拔的钟楼、高高在上的圆窗和扶栏,一旦大门紧闭,就是一座坚固的城堡,易守难攻。

  
正在门外徘徊,大门忽然缓缓打开,教堂内聚集的信徒纷纷鱼贯而出,圣乐、经幡、中世纪人物样貌的主教,一时将气氛烘托得神秘而庄严。

  
礼炮声中,几个高大威猛西服革履的帅哥抬着一尊貌似女神的雕像徐徐而出,我们知道肯定又赶上什么庆祝节日了。

  
小城大概一半的居民都聚集在这了吧,一扫街道的冷清空旷,当乐队中各式乐器都响了起来,气氛也没有刚才那么严肃了。两个乐手大概错把我当成了日本人,不停指着那支貌似单簧管的乐器不停说“YAMAHAYAMAHA”,一时我竟无言以对,差点回了句“Made in China”。

  
一转眼功夫喧闹的人群就消失在街角,只扑捉到两个稚气未脱还爱秀的小天使。直到现在我也没查到这到底是什么节日,也许跟圣女特蕾莎有关,也许只是个小小的活动。无关紧要,毕竟这在西班牙实在太平常了,却让我们的旅途充满了惊喜。

  
傍晚时本来还十分晴朗的天空开始飘雨,淅淅沥沥下了一夜,夜游古城的计划彻底破产。

  
还好当晚入住的国营古堡酒店颜值颇高,内容丰富,不会有什么寂寞。位置也相当好,离上图那个城门不远。

  
所谓国营古堡酒店Parador,是西班牙一家国营酒店集团,旗下近百家由古堡改建的酒店遍布全国,每家都特色鲜明,限于篇幅,今后单独开一篇讲讲。

  
阿维拉地处高寒地区,食物很是豪放,尤其是这道T骨牛排,绝对是当地响当当的招牌美食,以前在澳洲吃500g的大牛排已经没法招架了,而这里一份接近1公斤,分量惊人,喂饱两个普通食量的中国人毫无压力。

  
这个甜品好像在乳酪里掺了大米,忘记名字了,有点怪异。

  
当地的烈酒,太适合这边寒冷的天气,一杯下肚暖洋洋。

  
第二天早晨天气放晴,离开时车子城外的四柱台(Los Cuatro Postes)停了一下。这座高岗地上矗立的古希腊残骸般四柱建筑,是回望阿维拉全城景致的最佳位置。据说这个地方也和特蕾莎有关,当年她离家出走跑到城外,想被穆斯林杀死而完成殉道,幸而被她叔父在此寻获。

  从这里望去,整个城市可尽收眼底,苍翠的山峦,壮美的城墙,高耸的教堂,宛如回到中世纪的西班牙。这里最佳的观景时间其实是傍晚,落日余辉下会更加迷人。此时在逆光中遥望远方的的石筑城垣,也算是我们和古城最后的道别。

微博:@长腿叔叔  微信:longlegstraveller

推荐阅读

相关目的地

相关视频

更多>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