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请直接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有新浪账号?

立即注册
X

sdasda

您有 条新提醒

  

我们抵达“世界的中心”乌卢鲁-卡塔楚塔国家公园(Uluru-Kata Tjuta National Park),住在附近唯一的落脚点Yulara,这里的营地里可以眺望到乌卢鲁与卡塔楚塔两处自然奇观。这些世界上最著名的红土石头山吸引着人们驱车几千公里从文明世界赶来,体验极致的蛮荒、野性、神秘和壮美。

  

国家公园的入口就在Yulara度假区之外几分钟车程的地方,过了这道关口就迈进了澳洲原住民心中最神圣的一片土地,同时这也是上百公里之远的大片荒野。或许这恰巧能说明为什么乌卢鲁与卡塔楚塔能成为神圣的存在,因为它们是这里仅有可以为土著居民提供庇护场所的地方,在其他地方甚至连找个遮天蔽日的角落都很困难。

  

从地理方位上看乌卢鲁(Uluru)已经近在眼前,走不了多久就可以看到那块让人心驰神往的神秘大石头,而卡塔楚塔(Kata Tjuta)距离公园入口大概有50公里。说句实话我已经看过太多用来代表澳大利亚形象的乌卢鲁的照片,因此反而对低调的卡塔楚塔抱有额外的兴趣,因此我们越过乌卢鲁先去卡塔楚塔来一场传说中的“风之谷”穿越。

  

开车一路开到红土中心,50公里已经只是一脚油的事儿了,感觉卡塔楚塔由远及近,出现在道路的尽头也只是一瞬间的事儿。凑近以后会看到卡塔楚塔是一条延绵数十公里长的山谷,山谷两侧的36座山包,其实就是36块完整的红色巨岩,其巨大的规模逐渐让人觉得超乎想象,并且这些巨岩圆不隆咚的奇特造型又带着浓浓的诙谐和可爱。根据科学家的解释,卡塔楚塔曾经和乌卢鲁一样是一整块巨岩,经过严重的风化之后才散成现在这个样子。

  

卡塔楚塔有两条泾渭分明的游览线路,首先是简单轻松的Walpa Gorge峡谷穿越线路,然后是更远处长达7.4公里的Valley of The Winds也就是风之谷徒步线路。因为干季峡谷内的瀑布、溪流经常干涸,因此此时Walpa Gorge很难说能看到什么,风之谷几乎是必然的选择。在线路水牌上可以看到一些有关徒步的警示和说明,其中大篇幅要求到访者谨记这里是Anangu原住民的神圣之地,因此要在线路以内游览,而且不要做任何亵渎圣地的事情。

  

我要说在红土中心的任何徒步线路都并不轻松,尽管官方说明这条路并没有特别难的地方,但干晒的炎热气候会快速蒸发你身体里的水分和意志,铺天盖地的苍蝇则会一路打击你欣赏美景的好心情,之后一些稍有难度的攀爬都会让人觉得很累。因此绝对不要小看这片红色荒野的威力,带足饮用水,穿上登山靴,使用充足的防晒和防虫措施才能真正愉快的领略这世界级的奇观。

说到防虫我必须再次说一下有关北领地的苍蝇,这些讨厌鬼几乎是旅程中唯一让人恼怒的东西,什么传说中的北领地蚊子、各种毒蛇、毒虫都能用驱虫剂加上格外的小心规避掉,但唯独苍蝇是种天地无用的存在。这些苍蝇为了你身体排出的汗液毫无畏惧的落在你身体上的任何地方,并且就算是你用手已经碰到了它们,它们还不会飞走,而仅仅是被你的手推着挪动一下。在红土中心最搞笑的景象就是所有游客的头顶上永远都有十几只甚至更多苍蝇盘旋,只要一停下来这些苍蝇立刻就会在你身上落脚并且爬来爬去,甚至于直接爬进飞进你嘴里,耳朵里,鼻子里。很倒霉的有两次有苍蝇在我说话的时候飞到了我嘴里,我都是用舌头抿着把它吐出去,细思极恐。介于这种切实的尴尬,套在头上的防苍蝇罩成了一件值得拥有的神器和纪念品,我到后来很后悔没有在刚到红土中心的时候就买。

  

进入景区后,一条极为坑洼的路把我们带进风之谷的深处,我很想说这条路是“石子路”,但实际上每块石头都有十几到几十厘米的直径,很多路段甚至于没有明显的路径,有的只是一些指示箭头而已。不过在这地方不存在迷路的风险,因为山谷两侧都是不可逾越的巨石,进出都只有这一个方向可取。

  从停车场走大概20分钟以后,比较轻松的到达了Karu 1st Lookout,这个所谓的Lookout基本是无形的,走到岩石路的边缘就可以眺望两边巨石中间的山谷景色,远处壮观的巨岩山丘以若干个层次分布在视野里,并且这里眺望的地方其实就是我们一会儿要走的方向。

  

继续往前走一阵子路会变得更平整缓和,这也是比较轻松的一段,随着逐步走进山谷腹地,左右两侧高耸的石壁显得愈发壮观,而且进入谷底之后就一路有阴影相伴。而且这里名为“风之谷”并非随便乱叫,整条山谷里一直都有嗖嗖的凉风吹过,谷外有30多度而这里的体感也就20来度。

  

整个旅程有两个重要节点,走过1st Lookout之后2nd Lookout并不算很远,但要经过一段比较艰辛的攀爬。山顶的Karingana 2nd Lookout几乎是整个山谷里最窄的地方,两山之间估计也就不到100米的距离,不难想象这种地形导致山顶成了个大风口,站子这里就像是面对着一个开到最大档的电风扇,凉爽到甚至感觉有点儿冷。这里是绝佳的休息地点,不光是我们放肆的倒处乱坐,拿出干粮来狂啃,就连带团的Ranger也窝在角落里肆无忌惮的大睡午觉。

  

2nd Lookout的景色极美,美到有一种超现实的感觉。我们所在的山谷外面是一大片开阔地,它被造型奇特的巨岩山环绕着成为一片与世隔绝的秘境,很明显这被群山围绕保护起来的土地上长有比山谷外更茂密茁壮的植被,像极了那些好莱坞大片、童话里出现的世外桃源、外星、遗落的世界,就算视野里出现一群恐龙或者外星生物我也不会觉得奇怪。

  

下山的路堪称轻松写意,但我也依然惊诧会有一群法国汉子在这样容易崴脚的路上越野跑,跑步鞋其实根本不太能在这样的条件下保护脚踝,当然老外对野外的适应能力往往超出我辈理解我也就不替他们操心了。走到平地上以后往身后看,我们当真是从个“石头缝”里钻出来的,沿着谷底地面下陷的部分是一条湿季时的河道,上面反常的茂盛植物眼神到谷外几百米的地方。这个植被很多的地方同北领地的很多类似地带一样,经常遭遇雷劈,干燥得不见一滴水的戈壁上横七竖八倒着烧成炭的树干。在这样环境严酷的地方,生命与死亡都毫无掩饰的横陈在每个人眼中,共同组成了一幅壮烈的美妙图画,这也是红土中心,乃至整个北领地的核心风格。

  

走在这片被群山环绕的平地上,最美妙之处就是往哪个方向都有很不错的景致,这些圆润的山头呈270度包围着我们。我们身边一百米开外的山大概有两百米高,而远处那些连绵不绝的真的猜不出高度来,唯有用望远镜看那些光秃秃的山顶上偶尔冒出来的一两棵树,才算是有个参照物来了解个大概。这些山最高的一座高达546米,海拔比乌卢鲁高200米有余,难怪尽管造型诙谐但怎么看都特别巍峨壮观,那些山顶的树肉眼来看渺小到就是巨石上的一个小黑斑。

  

在卡塔楚塔经常会看到一种特别的小蜥蜴,这种蜥蜴已经完全适应了红土中心的色调,进化出土红色并且扁平的身体,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块碎石。它们的尾巴则依然保留了灰白色,正好契合四下里星星点点的草丛,我一开始一直以为这种配色是因为它们钻到土里身上沾染了红色,但后来一再在各个地方看到这种颜色的蜥蜴,它们完全就是大自然为此地塑造出的超级适应者。

  

7.4公里旅程走到这里算是完成了一半,后半程我们就一路和可爱的巨岩山,碎石路,烧成木炭的树做伴,路比前半段好走很多,走起来自然也就快了很多。在这趟4,5个小时的漫长旅程中有三个饮水补给休息站,我们本来想在第5公里的休息站坐会儿乘会儿凉,后来发现那里的水龙头早就被体型巨大的黄蜂占领而无法接近,由此可见带足量水的必要性,否则就要来和大黄蜂抢水喝了。

  

最后一段路完全就是沿着来的路往回走近2公里,走这趟回头路由于已经是下午2点多,因此极晒极热,不过我看依然有很多游客从对面走过来,看来温度还是没有超过36度这个临界点,如果超过了这条徒步线路就会被封闭禁止入内。这种严酷的气候也让国家公园建议进行长途徒步的游客最好早上8点以前开走,进而在12点前完成旅途,幸而我们是在比较凉爽的干季来到这里,这个季节最热的时候还没有到,往往气温会在3,4点到达顶点。

  
带着一身暴汗和一群如同卫星般盘旋在身边的苍蝇,我们回到了房车里准备回Yulara去参加著名的“原野星光展”和“星空晚宴”。不过卡塔楚塔这个地方着实是一步一景,车开出一两百米,转到一个新的角度看都会有不同的感觉。我回程的路上一再开到路肩上下车拍照,耽搁了不少时间却觉得很值得,毕竟这个地方人迹罕至,很多人因为乌卢鲁的名气太大而节省时间忽略了卡塔楚塔,使得这个地方成了极少受到其他人干扰的一片净土。无论是这片可爱巨岩的鬼斧神工,还是这个地区让人难以置信的宁静和苍茫,都让我喜欢它甚至胜过乌卢鲁。

推荐阅读
人生如梦

澳大利亚 Australia

澳大利亚(Australia)全称为澳大利亚联邦,简称澳洲。位于南半球的大洋洲,国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以及数个海外岛屿,南北距离3700公里,东西距离4000公里,国...【更多简介】

发现旅行
扫我
关于我们 新浪网旅游频道专业旅游网,全球华语最具影响力的旅游在线媒体。为网友提供权威实用的旅游资讯和景点信息,易操作的旅行攻略分享平台,和可信赖的旅游线路、机票酒店预订服务等。
精彩栏目
旅游景点酒店预订
主题旅游机票查询
旅行攻略热门专题
往日回顾发现之旅
关注我们 新浪旅游新浪资讯产品,每日推送旅游信息。

旅游频道业务合作: 010-82628888-3876

客服服务热线: 400-690-0000

旅游网站违规失信举报电话:12377 或12301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