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羞于向别人介绍我是一个在深圳出生和长大的深圳潮汕人。一来因为我不会游泳,二是因为我对近在咫尺的香港的疏离和陌生程度让很多人咋舌,三则是我对粤式美食知之甚少,未曾深入研究。
“寻九龙最地道的香港滋味”
1。
上海小笼包在香港
在这里,除了我,基本上看不到游客。都是几个香港人,悠闲地坐着吃东西聊天。厨房的师傅也是不徐不疾的,一边在冒着热气的厨房里准备着食物,一边隔着窗口仰望着门口的电视,里面播着一些老牌香港综艺节目。那个瞬间,我觉得好像穿越回了老香港,一切都那么平和简单。
一份鸡丝凉粉作为头盘,沾着花生酱,配上青瓜丝,居然让我在燥热的夏天和喧嚣的佐敦,有了一种清凉感。
第二道菜是两个小笼包,沾酱油姜丝。热气腾腾,一咬一勺的汤汁,诚意满满。
2。
港式竹升面
作为一个忠诚的云吞竹升面爱好者,我对接下来的食物很是期待。再加上这个人挤人的热闹景象,就更是给我对马上到嘴的食物加了好几分印象分。面端上来的时候,出乎我意料的,没有看到我最爱的鲜虾云吞。后来才知道,正宗的做法,就是应该把云吞放在底部,而且应该汤色清净,可以一眼到底。
并且云吞里虾和肉的比例也有讲究。但是麦文记的云吞,改良用了净虾。吃起来有一种满满的紧实感。好的店家,是可以从很简单的食物里吃出满分的诚意的,就好像食物能说话一样,吃着吃着会和你说:“嘿,有没有觉得我们超用心的!”因为怕胃吃不下后面的美食,所以这一次没有点猪手。否则猪手也是他们家不能错过的招牌哦!
3。
庙街老港味
到庙街觅食的过程中,会途径一道长长的庙街商街。都是各种小商贩搭建起的帐篷,人头攒动,外国人香港本地人穿梭在各色商贩之间,各种口音的讲价声不绝于耳,那种感觉颇有喜感。这里的香港,让我觉得不再高贵冷艳,多了几分和蔼可亲。
传统凉茶
南方人对凉茶是有一种奇特的感情在里头的。似乎觉得,身体哪儿不适了,脸上哪儿冒出了几颗痘痘,喉咙有些发不出声了,都可以找到凉茶这个老朋友。包治百病,屡试不爽。
百宝堂的龟苓膏,非常苦。我吃的第一口,大大的皱了一下眉头,然后 又往里头继续倒蔗糖。旁边的工作人员看到这个场景,忍不住笑着说,“你加多少糖都没用啊,还是一样苦的!”能说出这种话的人,是对自己的食物非常有信心从容的人。不需要让自己的东西迁就大众口味,东西好,就不怕卖不出去。这是一种百年老店独有的傲娇范儿,有点任性,又很可爱。
占卜一条街
沿街去寻找下一家店的时候,还遇到了很多从未见过的新鲜事儿。路边搭个大鹏边吃喝边唱卡拉OK的,一家接一家各种西洋中国算法算命的,占星,手相,塔罗牌,生辰八字,求签解卦……走在时代前沿的摩登港人,也深藏着一颗传统保守的心。
柴火煲仔饭
兴记煲仔饭原来是大排档,但是因为香港政府规定,大排档只能传给自己的后代,以此来压制大排档的发展,规范市容市貌,所以很多大排档满满都发展成为店铺门面,规范经营。兴记也是这样,从一家门面,生意越做越好,然后发展到旁边的第二家,第三家。去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但是每个门面生意都很好,香港大婶直接指我们去了第三家。进去以后,还需要和一个香港人拼台,虽然面面相觑有些尴尬,但是很快的,大家就在食物的香气里忘了拘束。
兴记是为数不多的,仍然在用柴火烧煲仔饭的一家。所以做出来的煲仔饭特别的香。每一种的料看起来都不多,吃下去却每一口都很真实。每一种食材该有的最本真的味道,都妥妥地存在着。
因为我的时间关系,本来还有的最后收官的甜品没有尝到,有些可惜。可是这种边走边逛,边逛边吃,边吃边感受的形式,让我对旅行又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对香港也多了好几分因为味蕾的愉悦和背景故事的了解而生出的新感受。当我再回忆香港时,除了满眼的摩登大楼和闪亮的名店标签外,竟还可以回味出一种酸甜苦辣,汤汤水水的亲切感。然后,咽了一口口水的我,又开始有一种舌尖上的蠢蠢欲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