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新闻 > 正文
“通过61号的新黄浦金融大厦的电梯,来到这块布的后面,隔着布可以清晰地听到南京路上熙熙攘攘的人声。门的样子已经搭建完成,采用欧陆经典的‘街坊’形式……按照设计图的样子,门的外立面将用绛红色花岗岩表现,上面是一些雕刻精美的藤叶和俏丽的花朵。更有创意的是,在右边的柱子上,将用无数中国文字的‘礼’组成一组图案,左边的柱子上将会出现世界各地文字中的几百个‘礼’字。这样,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有‘礼’走遍天下的亲切。……”
这是一位记者在2002年写下的文字,她所描述的是当时被称为“大胆吃螃蟹”的“海上情怀”旅游纪念品专门街道。
当年,人们欣喜地算了这样一笔账:“上海的旅游年收入水平近1000亿元人民币来计算,我国旅游纪念品消费占旅游总收入的平均水平是22%左右,如果我们把上海的旅游纪念品的销售目标锁定在30%,那整个上海旅游纪念品市场就是一笔近300亿元的大买卖。”
可惜,由于各种原因,这条纪念品一条街最终消失了。
但大买卖的市场其实还在,据最新统计,去年本市接待国内旅游者超过1亿人次,境外旅游者650万人次,上海市旅游委由此推算出本市旅游纪念品市场年需求在百亿元以上。在专业人士眼中,这个市场还有余地。
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旅游纪念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朱建中当年就是“旅游纪念品”一条街的参与者之一。他说:“实际上,上海的旅游纪念品行业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可以算是一流的,推出的纪念品品种最多,设计人员最多。”
留给大家印象最深刻的上海“金钥匙”,开发设计者上海永恒工艺礼品有限公司经理谢永来曾经为了制作这把金钥匙,花了2年的时间对上海的各种代表21世纪的建筑进行调研,最终把它们的轮廓线镌刻在了金钥匙上。“金钥匙”的概念来自国外,当时,这是国际流行的纪念品款式。
朱建中现在还记得当初大家一起研究出金钥匙时的激情:“我们在1999年12月31日晚赶到浦东机场,做了第一把金钥匙。后来送给了2000年1月1日第一个来到上海的外国游客。这事,当年新闻也做得很大的。”
为这个事情很自豪的朱建中和谢永来很快就被各种仿版“金钥匙”包围了。
“后来到一个什么地步呢?就是市场上的拷贝远多于原版。价格也很便宜咯!不过由于我们的做工要求高,品牌在那里,所以还能保持1200万到1300万的销售总量。”那个时候,送给白玉兰奖获得者或者是来沪的高端国际客人,递上的礼物多数就是这把金钥匙。
金钥匙一送就已经将近十年。
“旅游纪念品夜市有流行周期的,应该说纪念品的周期都很短,到现在,不是说金钥匙的品质就不够了,但是送礼的人都已经不喜欢送这个了。”
审美疲劳一样会影响人们对于上海经典旅游纪念品的认识。上海,必须要出新东西了。
从让黄金周的宝岛游遭遇意外波折的台风“蔷薇”,到如今华航班机的乱流急坠事件,内地游客和台湾的黄金... |
随着十一黄金周的来临,秋色也渐浓了。俗话说“一叶知秋”,又到了赏红叶的时节,周末不妨驾车出游,看层林浸染,领略秋的韵味... |
|||
在一个国家的文明体系中,博物馆文化是其十分重要的一纬。一个日益重视公众文化权益的社会,其文化设施理应尽可能消除各种门槛... |
第二届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暨运河名城专家论坛在江苏扬州举行,期间将举办嘉宾水上入城仪式、专家论坛等多项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