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周海婴摄影展开幕 平民视角镜匣人间(图)

http://travel.sina.com.cn  2008年11月07日17:50  东方早报

  

周海婴摄影展开幕 平民视角镜匣人间(图)
60年后,夏伟琴老人和照片中那个16岁的自己(右照中间那个时髦少女)相遇早报记者高剑平图

  “当年父亲替受伤的黄包车夫包扎伤口等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可以说是父亲教我怎样去拍照,使我懂得如何用平民的视角去关注社会。”——周海婴

  作为鲁迅先生的独子,周海婴先生一直以来都是以这个单纯的身份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而一部《镜匣人间》,向世人展开的是周海婴先生从青年到壮年,从稚嫩到成熟的丰满的人生足迹。昨天,名为《镜匣人间》的周海婴摄影展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开幕。

  周海婴出生100天时便被父亲抱去照相馆拍照留念,潜意识中便对照相机不再陌生,甚至有莫名的新奇和亲切感;而第一次摸相机则是1943年,母亲许广平从比较富裕的朋友那里借到一只用620底片拍摄、有着二片“新月”镜头的相机给周海婴,从此他便开始与摄影结缘。1948年,他和母亲许广平从香港转到东北,地下党送了几百元钱让他们买防寒衣服。喜欢上摄影的周海婴提出想买一架相机,母亲听后,便只买了几件旧衣服,用省下的钱替他买了一架照相机,这架相机一直用到上世纪80年代。周海婴先生至今已有数万张拍过的底片,经过整整一年的整理,还原了这些相片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70年定格两万多瞬间

  70余年里“无意间”用镜匣定格的两万多个瞬间,让我们看到了上世纪40年代的上海、50年代的北京,其中以上海难民,民主人士秘密前往东北解放区、辅仁大学、北京大学校园生活等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上海与北京的市井生活系列照片最为珍贵。透过这些老照片,我们可以穿越历史,触摸弥足珍贵的时代印记。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多数摄影家的作品都为观赏镜花水月的金属画框,罩上一层唯美主义的色彩。周海婴却不同,他的视觉方式和作品,把摄影与社会密切联系起来,具有纪实摄影的品质。他对被摄者不是居高临下的猎奇,而是情感上的走近,来表达他们真实、形象的生存状态。

  “为什么我特别留意于难民、战患、市井风貌等?主要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当年他对底层人民的关受,特别是替受伤的黄包车夫包扎伤口等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这种潜意识中的教育对我影响极为深广,可以说是父亲教我怎样去拍照,使我懂得如何用平民的视角去关注社会和关爱大众。”周海婴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周海婴 摄影展 的新闻

聚焦台湾华航班机事故

从让黄金周的宝岛游遭遇意外波折的台风“蔷薇”,到如今华航班机的乱流急坠事件,内地游客和台湾的黄金...

金秋最佳赏叶地

随着十一黄金周的来临,秋色也渐浓了。俗话说“一叶知秋”,又到了赏红叶的时节,周末不妨驾车出游,看层林浸染,领略秋的韵味...

博物馆免费开放

在一个国家的文明体系中,博物馆文化是其十分重要的一纬。一个日益重视公众文化权益的社会,其文化设施理应尽可能消除各种门槛...

扬州运河博览会

第二届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暨运河名城专家论坛在江苏扬州举行,期间将举办嘉宾水上入城仪式、专家论坛等多项活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