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在众多省会城市并不显眼,甚至没啥存在感,尤其是旅游方面。其实石家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更是便捷,火车飞机四通八达。而且有水有山,还有很多不同的风景,或美丽,或独特,或有趣,或历史悠久,都很值得探索和开发。
离市区最近的鹿泉就是这样一个所在,不仅山水秀丽,还历史悠久,传说众多。它就是藏在龙泉寺的那眼泉水,据说常年不竭,长喝有益,当地人称之为“神泉”。
从石家庄市区出发,驱车40分钟左右就能到达龙泉山,而拥有那汪清泉的龙泉寺就藏于龙泉山中。以前到了山下,是需要步行上山的,这几年鹿泉的旅游发展的红红火火,路也修的通畅,开车可以分别直接到达龙泉寺上、下院的门口,在山门处买票:10元,另加4元停车费,不计时,晚上六点前出了山门就可以。
龙泉山因龙泉寺而得名,其最初的名字是四平山。据《鹿泉市志》记载,龙泉寺建于金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金大定二年(1162年)重修,敕封龙泉寺,素有“四平山中生紫烟,千载龙滩化甘泉”之称的四平山也因此更名为龙泉山。当年圣旨的石刻,至今保存在寺内后院大雄宝殿外的石壁上。
其实龙泉山也是值得一观的,历代文人墨客、达官显贵题咏也甚多,金著名诗人元好问就曾有“登高都说龙山好,以此龙泉是胜游”之佳句。龙泉山势呈南北走向,山上植被丰厚,据说还有野生灵芝什么的。可惜我到达的时候,时间稍晚,等看过龙泉寺上下院后,夕阳已渐落,只能爬到半山腰看了下石家庄的远景,便匆匆下山。但是印象深刻的是山枣树很多,一边走可以一边摘,大概是野生的,个头不大,味道不错。
龙泉寺分为上下两个院,其实都是经过后期修整和续建。尤其是下院,又称接引院,感觉完全是座新的寺庙,其建有接引殿、大雄宝殿,还有祖师殿、伽蓝殿、药师殿、法华塔、报恩塔、九龙壁、五观堂、东西配楼等,整个建筑宏伟壮观,很是漂亮。
走进大院,感觉来往的僧众很多,一打听才知道正好赶上法事,祈愿的人来来往往,进出大殿,很是虔诚,当祈福的烟火袅袅升起,前尘往事扑面而来,今夕何夕?
出了下院,门口左转是法华塔,建于2010年。看到很多人在转塔,据说转塔会积功德,但是必须右转。暖暖的阳光洒下,映照着转塔人,一切都是那么庄严肃穆。
从下院到上院还是可以开车前往,但是停车需要停到半山腰的亭子旁,再返回,不过只需要走几分钟。但是建议可以自己爬山上去,不仅能锻炼身体,还可以一路观赏下院的全景。正赶上夕阳落山,金色的阳光洒满寺院,似乎穿越千年。
上院比较古老,应该是龙泉古寺的遗址地。在此可以看到元大德四年、明正德十二年、清乾隆三十年、清咸丰七年等修建碑文,虽然经历几百年的时光,它们仍然屹立于寺院之内,有资可考,有鉴可证。
据现存碑文记载,寺院鼎盛时期,曾有僧众百余人,山场20公顷,良田300多亩。僧人们农禅并重,自己动手、开荒种地,以寺养寺。他们曾用过的石碾、石磨、石臼至今尚存于寺中。
上院地院落不大,却古意浓郁。大雄宝殿古朴典雅,有着老殿的沧桑感。
殿前有水有桥,大概是冬天的缘故,水很少。而石桥玉石栏板却很精致。具体年限不可考证。但小桥中间有浮雕栏板和桥面中心石料为青玉石质,从雕刻风格看要早于明,抑或是金元遗物也未可知。桥下单拱券,券正中雕吸水兽,为旧物,桥跨细长方形鱼沼上,沼内与泉水通,但是可能是冬天的缘故,水很少,有点儿寂寥感。
正徘徊间,感觉一身影,从眼前飞掠而过,仔细看,原来殿边一只猫在寻食,我便凑过去,拍它,它看到我拍它,稍微立起身体,看着我,然后慢慢的转身就餐,一派见怪不怪的感觉,很是有趣。
大殿的西边有一台阶,登上去是龙王殿,殿后便是有名的龙井了。龙井是个六角形的池子,应该有两米深,由墙后一龙口吐泉水,流入池内,地面至井水面约一米,井水挺干净,据碑文所载,龙井水“冬夏异色,其味甘冽,可以疗疾”。正因为洪涝之年满而不溢,干旱之年盈而不涸,数百年来,不枯不竭,遂称“龙井”。
但是我看到的龙口吐水,水量已经很小了,基本就是滴滴答答的在落水。井旁边放着舀水的工具,供大家从井里打水或者从龙口接水,天气太冷,没有勇气品尝,留个念想,下次再来。
小贴士:
公交路线:
1、解放广场(老火车站)乘旅游7路,终点即到龙泉寺。
2、从西王乘坐开往岭底村的304路,有龙泉寺站。
自驾:
槐安路一直向西到山前大道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