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安徽,你会想到什么呢?
安徽,一个被长江分割的地方,长江以南多山区,以北则一马平川,南侧的黄山徽州地区被人民熟知,而北侧的辨识度则若有若无。
在黄山徽州地区西北有个黟县,黟县里有个名声在外的西递,而西递以西约十公里处有一个叫做“南屏”的古村,你可否知晓呢?
而自从我在南屏待了半日,关于安徽、关于徽派建筑、关于宗祠,首先想到的便是南屏。若是你去了这个地方,想必你也会被它的魅力所吸引。
南屏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规模宏大的古村落,说起来它并不算隐秘,名声也不及西递,但是独属于它的灵气和气质,却是真的难得。
南屏依山傍水,村落中都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独特的气质,让人在穿过那一片片的农田时,便以感受到它的独特之处。被外界所知,也是源于有多部著名影片在此拍摄,比如:让巩俐一举成名的《菊豆》,让章子怡一举成名的《卧虎藏龙》,还有一部文艺电影《芬妮的微笑》……张艺谋拍摄《菊豆》在此待了7个月,除了拍摄需求,更多的是他被这里的韵味所吸引。这些似乎也在像世人阐述着,它的与众不同,它的古色古香,让人身至此处,便如归乡。
南屏独特,独特于在一个16万平方米的土地之上,有36眼井,72条古巷,300多幢明清古民居;独特于从村头到村尾二百多米的一条中轴线上,至今保留着八个大小的祠堂。你若踱步于这南屏的古巷,便是被徽派建筑包裹、被安静和舒缓包裹,从一家祠堂穿越古今,与过往碰面……
宗祠,一个可以安放灵魂的地方
宗祠,是供奉祖先和祭祀场所。宗祠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庙,宗庙为天子专有。到了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从此祠堂便是族权与神权交织中心,直至后世,这宗祠因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也便多在广东、江西、福建、浙江、安徽等南方省份。
在安徽南屏,村子前横店街长约200米的一条中轴线上,便有属于全族所有的“宗祠”,也有属于某一分支所有的“支祠”,还有属于一家或几家所有的“家祠”。宗祠规模宏伟,家祠小巧玲珑,形成一个风格古雅颇具神秘色彩的祠堂群。
在明清时期,南屏村最有声望的便是叶、程、李三大家族,从明初南屏村兴建以来,他们就是这里的豪门。
而位于南屏村中心的叶氏宗祠“叙秩堂”,便是一处难得保存完好的宗祠。它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坐东朝西,占地近2000平方米。当年大门上端挂有“钦点翰林”、“钦赐翰林”、“钦取知县”等金字匾额,门联为:“石林派衍家声远,武水澜回气象新”。
大门两侧有一对用黟县青石精雕细刻的石鼓,非常威严。祠堂共由80根粗大的圆柱支撑,分上、中、下三进大厅。大厅为享堂,中厅为祀堂,下厅是吹鼓奏乐之地,也可搭台演戏。其恢弘气势似乎也在宣告着它当年的不可一世的地位。
算起来已存世500多年的宗祠,穿越历史的时空,带着古徽州几百年徽商人家兴衰、古徽州的宗法制度……一一来到人的面前,任由你去解读、任由你去感叹。解密那时光之外的古徽州村落、探寻那些不为人知的过往,而这宗祠就是最好的见证。
除此之外,“叙秩堂”也是张艺谋拍摄电影《菊豆》的主要场地,走近“叙秩堂”你会看见墙上张贴着《菊豆》的剧照,祠堂中还摆放着染布、晒布的台架、绞车、染池等,而这似乎也成了宗祠中的一部分。不得不说,于现在而言,宗祠似乎是对外来人的一种宣讲,但它却依旧是牵绊着族人一处可以安放灵魂的地方。
马头墙,徽派建筑的灵魂所在
走在南屏宽宽窄窄的古巷之中,门口是坐在板凳上闲聊的阿婆,它们浓郁的方言,让我更是好奇,它们交谈的内容……抚摸着青瓦灰墙、时光在这些建筑上留下了痕迹,像极了老人脸上沧桑的褶皱,它们充满着魅力而又让人莫名的伤感。
走进这些民居,它们带着南方的潮湿和古老的气息,穿过窄窄的门楼,到达大厅,正对屏门,抬头是天井,两侧而入。屋内的木窗木椅都有时光的气息,那些曾一下一下雕刻的木构件,成为它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吃饭睡觉相伴而行。
站在高处,远远望着这座村子,突出的是一层层的马头墙,这墙便是“封火墙“,恍惚之间似乎是一座座的古堡,它们独立却又相融在一起。每一层错综相交的墙线总是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让人一瞬间可以安静下来。
徽派建筑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傍水,自成一体,却又与外界完美融合,恍若一处世间的水墨画;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而在建筑雕刻艺术上,融和石雕、木雕、砖雕在建筑的各处向前其中,更显味道和质感。
其实,这古徽州,是藏匿着许多的奥秘的。
古时文风昌盛,“以才入仕、以文垂世”者代不乏人;而为宣扬封建的伦理道德,表彰宦绩政声、孝子义士、节妇烈女等,有了“立牌坊”方式,慢慢宗祠立世。而古牌坊的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更适合世代的传承。于此,这人的灵魂与所居之所的灵魂也需像融洽,才能相得益彰。
[关于作者丨乍暖]
(自媒体作者 · 旅行达人)
一个想要从南走到北、再从东走到西的我、一个想要撒一点野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