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很奇怪,有的地方看一遍根本不够。等到再来看第二遍,明明建筑还是那些建筑,景致也还是那样的景致,可是心境不一样了,人也不一样了。

  第一次去桃坪羌寨的时候,我就深深的被它迷住了。碉楼、碉房、联通的屋面、串联的室内空间……在这里行走,别致又有趣。

  早先我来的时候,对桃坪羌寨的印象是,不是很大却让人感到朴质又舒服。没想到,随后就发生了2008年四川地震。历经2000多年的风风雨雨和三次大地震,桃坪羌寨依然巍峨耸立。十二年后,站在这里的我,完全察觉不出地震的痕迹,甚至这里的人们都生活得安逸闲适。

  2016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一共40个项目。桃坪羌寨的保护与复原,在评选中获得杰出项目奖,是中国唯一获此奖项的项目。

  景还是那样的景,有些东西却变了。我这就带你们看看我眼中的桃坪羌寨。

  桃坪羌寨,位于理县杂谷脑河畔桃坪乡。羌寨距离理县城区40公里,汶川城区16公里,成都139公里。从汶川县城至桃坪有面包车或中巴车可以去,票价约10元。

  桃坪羌寨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尚有人居住的碉楼与民居融为一体建筑群,享有“天然空调”美名。一走进这里,你的视线马上就会被那些黄褐色的石屋所占据。它们大小不一,顺着陡峭的山势依坡逐次上累,或高或低,层层叠叠。

  建筑形式有四、六、八角,以土、石、麻筋、木为料,有的仅用土木。

  等到走进去,你便走入了一个迷宫。桃坪羌寨的设计以古堡为中心筑成了放射状的8个出口,出口连着甬道构成路网。只有本地人才知道如何行走,若你是自己一个人,没有讲解的导游,那你就在里面索性不着急的慢慢溜达吧。

  据说,早在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桃坪羌寨已是重要隘口和防御要塞。

  这寨子看着虽小,却共有足足31条通道。并且通道间互相连接,四通八达。只需沿着通道,就能走到自己或他人家里。为了战时考虑,通道各处都有对外射击的暗孔。一旦爆发战争,在通道里可以埋伏士兵,也可以互相支援,易守难攻。

  若你细听,便可听到寨子里偶有流水声,看看周围,又看不到水在何处。这也是寨子的特殊设计之一。在寨子的地底下,有众多的引水暗渠。暗渠上盖着石板和土,每隔一段距离,就有活动石板可以揭开取水。水源引自远处的雪山,非常干净凛冽。

  本来以为这周边的山将村寨包裹,除了阻塞交通、成为背景之外毫无用处。没想到,聪明的羌民们还会最大化的利用资源,成为他们的助力。

  这些水渠既方便又隐秘,互相串联形成的水网流经每座碉楼,可以防止战时的敌人断水或者投毒,为己方争夺更多胜利的机会。

  虽然来了第二次,可我看着那些有着上千年历史、参差交错的石屋,还是觉得惊叹。寨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碉楼,高耸入云。

  在桃坪羌寨共有三座碉楼,陈家碉楼是其中最有特色的一座。

  碉楼各层四方开有射击窗口,顶楼的钟孔是作为传递消息用的。

  一层设有暗道,打仗时候可以用来逃生;二层是生活区,有厨房、居室等;三楼和四楼设有平台和仓库,可以用来晾晒粮食和储存人蓄粮草。如此设计严密、功能齐全的碉楼完全展现了羌族人的智慧。

  如今不打仗,这座碉楼只剩下参观和生活的功能。可我仍能想见到,战火纷飞的年代在,这座碉楼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

  另一座余家碉楼的特别之处在于碉楼的墙面不追求平整光滑,而是被砌出来的一个波纹。你细看,整个墙面正中呈现了一个从底到顶的棱角。羌族人叫它“鲫鱼背”。

  这个设计让楼房所承受的压力通过“鱼脊背”分流扩散,这就是羌族碉楼千年不倒的秘密所在。

  还有呢,据说这里的建筑施工时不绘图,不测算,不吊线,信手砌成,结构匀称,棱角突兀,雄伟坚固,精巧别致。可以说是世界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大奇观。

  走进羌寨里的人家,室内的简单而古朴。一楼二楼之间以楼梯相连,二楼以木板隔开,成为一间间卧室。

  在他们的家里拍到一个羌族大娘,满脸的皱纹无声的讲述着她的故事。背后的墙上,很多人都来过,在这里留下自己的印记。

  或许在她眼里,我们都是过客。只有生活是永垂不朽的。

  这些带着深深历史痕迹的建筑与人物,是你来了这里一定不能错过的惊喜。但我其实还是稍稍有些失望的,时隔12年,这里建起了景区、卖起了门票,商业了许多。

  当然这样也有好处,可以进入民居内参观拍照,还会有专业的讲解。但我还是更怀念以前几个人“包场”的旧时光,安安静静的看,带着自己忽明忽暗的心思。

  就像现如今太多太多的景点,明明是历史赋予了它们深意,却被人们拿来圈地收费、过度开发,反而失去了本真。希望那些值得看的风景还是不要太出名,安安静静的等着被人发现就好。不过这大概也只能是我的幻想吧。

  我是琰棱

  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

  CFP/携程签约摄影师、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士、搜狐金牌作者、微博签约自媒体、秒拍达人、微博旅行视频博主、乐途旅游网专栏作家。

  新浪微博:@琰棱 http://weibo.com/lingchik

  腾讯微博:@琰棱 http://t.qq.com/ling_chik

推荐阅读

相关视频

更多>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