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陵前话神农

喜欢
大字
小字
位于 炎帝陵 | 新浪旅游 微博 | 2009年07月06日16:10

  乙酉仲春的一天子夜,我从张家界赶到株州,凌晨又从株州出发,乘长途汽车,行进在去往炎帝陵的6号国道上。牛毛细雨,时断时续,烟雨弥漫四野,江水澄澈,禾苗青青,真是鱼米之乡的景象。中午时分,心里正在想象着炎帝神农氏在这里精心研究农桑的情形时,忽然看到了路旁的炎帝陵牌坊,立即下车。

  在鹿原镇一位出租司机陪同下,到了炎帝陵。这里,远黛环绕,山林幽幽,洣水清清,站在圣火台环顾,视野开阔,的确是风水宝地。据介绍,炎帝驾崩后,用竹伐运其棺木回老家安葬,到鹿原坡时,突然棺椁被一龙爪抓住,大家以为是天意要在此安葬始祖,于是就有了今天的炎帝陵墓。据说,自宋朝起,这里就修了庙宇和殿堂。我先后参观了"午门"、行礼亭、神农殿、丰功碑、圣火台、鹿原坡、龙爪石等处。只有陵殿后的巨大土坟丘是原始的,我在刻有祭文的碑前,站立许久,缅怀这位给人类创造初始文明的先贤!

  令我吃惊的是,在我回来搜集有关炎帝陵资料时,遇到难题。原来中国的炎帝陵不止一处,山西高平市的炎帝陵,介绍更具体,还称自黄帝时期就有,通过地道可进入陵墓,里面有“万年长明灯”......。我愕然了。

  我认为,可能因为人们爱戴始祖,各地祭祀,肯定有不少处是标志性的衣冠冢;也可能神农氏各代首领都称“炎帝”,所以,会有多处。年代久远,看来是无从查考了。

  今人谈远古时代事,越具体越荒谬。在没有文字的时代,靠口头流传,这就把个人的理解和感情掺合进去,把自己喜欢的人捧为神、仙;把讨厌、憎恨的人贬为鬼怪。一代一代下来,就变成了人、神、鬼、仙的故事。然而,正是这些近似荒诞的神话中埋藏着过去的真实。

  有文字记载后的帝王时代,在记述古代传说时,照样取材各异;出于避免借古讽今,又常有帝王的干扰;像司马迁这种宁可受腐刑而坚持写实的史官能有几人?所以,人们看到的史籍记载,往往是对同一件事说法不同。这就引起了后代文人学者无穷尽的争辩,各有典籍为依据,是非难分。

  关于炎帝的传说亦如此,我曾就自己能力所及搜集有关炎帝的资料,读书、查典、浏览网页,看的越多越茫然,莫衷一是。现在我根据《庄子.盗跖》,《商君书. 画策》,《白虎通.无行》,《淮南子.修务训》以及晋代皇甫谧著的《帝王世纪》等的论述和有关“三皇五帝”的书籍、资料等,按自己分析,试着不引用具体史籍记载,浅谈炎帝神农氏。肯定有不少错误,深望名师指点,意在求教是我敢这么写的初衷。

  首先,炎帝的名字由来。

  古书记载简单,因他在“姜水”长大,以“姜”为姓。他是部落首领,称其为“帝”,都顺理成章。为什么叫“炎帝”?只见有“火德王”的记载,估计是五行学家用木火土金水给历代帝王套上去的。我倒趋向他因起始农业文明“刀耕火种”而得名,烧荒用火,当时人们认为火是太阳的一部分。细想,实际上,“炎帝”二字,都不是他的名,称“神农氏”更确切。如果把炎帝和黄帝都看作是一个氏族,容易说通,“史记”中谈到的“蚩炎之战”、“炎黄之战”,应该是黄帝与炎帝的后代的战争。

  其次是炎帝的出生。

  炎帝出生在开始由母系向父系过度的原始公社时期,人们群居、靠打猎维持生存,即通常人们说的,饥食鸟兽,渴饮雾露,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蚌之肉。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没人知道炎帝的父亲是谁,而他的子女却都明明白白。

  炎帝出生的美丽传说很多,大致是统一的。

  当时“有蟜氏”部落有个叫“任姒”的女人,在华山之南玩耍时,看到天空金光闪闪,一条巨龙腾空而下,身体马上有了感应。怀孕一年零八个月后,临盆产下一个红球,落地滚动几圈后裂开,中间坐一胖乎乎的男婴,人体龙相,头上带两只青龙角。此时,村口的石窟夹缝流出九眼泉水,而且泉泉相通,香甜无比。

  这很符合人们对那些给人们做出贡献的帝王的崇拜、爱戴心理,把他神化了。反正当时人们根本不懂生殖的知识,视人的出生是天赐,如同印第安人崇拜太阳神一样,中国崇拜龙,就有了天龙感应受孕生炎帝的神话。

  至于出生地点,按现在行政区划,很难说清楚。史籍记载,感应受孕在“华山之阳”,生产于“常羊”,还说生于“历山”(烈山),等地,到底是现在的哪里?是山西还是湖北?很有争论。把英雄、伟人拉为老乡或同家族借以沾光,是人的天性。所以就不管它了,等考古学和历史学家找到使大家确认无疑的证据后,自然明了。

  据传,炎帝出生后三天能说话,五天会走路,九天长齐了牙齿。长大后.他身材魁梧,浓眉厚唇,具有非凡的智慧和过人的胆识。小时候,他就喜爱种植,常常把花草拔回来,种在泥地里;把树枝折下来,插在地上做游戏,他嚼食植物的根、茎、花、叶及果实,记下它们的滋味、气味和颜色,留心观察它们的成长,并试着种植那些能吃的植物。这些都为神农氏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神农,是后人给炎帝的美称,人们心目中最高的位置是神,视其为农桑之神,不能再高了。远古时人们更相信事实,在群居、猎食、赖以生存的情况下,因吃腐肉、毒果,吸饮恶水致死致残者不计其数,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是炎帝,靠其天资聪明才智和勤奋勇敢,去探讨自然奥秘,尝百草以辨良莠,试恶水以定甘泉,进而他领导人们在实践中掌握了移植、播种技术,发现了五谷,发明了人类最原始的农具---耒耜(即耕地用的犁)。为人们的健康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创造了人类农耕的初始文明,也是中国医药文化之源。

  相传,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除了上述主要事迹外,还领导其氏族做出很多贡献。大家公认的有八大功绩:

  (一)始作耒耜,教民耕种;

  (二)遍尝百草,发明医药;

  (三)治麻为布,制作衣裳;

  (四)日中为市,首倡交易;

  (五)削桐为琴,练丝为弦;

  (六)弦木为弧,剡木为矢;

  (七)作陶为器,冶制斤斧;

  (八)台榭而居,安居乐业。

  在当时形成了一个“不刑而治、不兵而王”的和平友好社会,很为后人所向往。

  为氏族人们的安危,他不顾自己安危,曾一天中毒七十次也不停止以身试毒,直到因食断肠草而致身亡。哀哉!真是功德无量。人们爱戴他,称其为始祖,恰如其分,时世造英雄,他就是在残酷的自然环境的现实中涌现出来的英雄。,永远值得后人纪念。

  神农氏的活动范围,开始在主要在晋冀鲁豫,当时这里土地肥沃适于种植,再加上炎帝的发明创造,成了富庶宝地,引起其他部组的眼馋,于是发生了有文字记载的中国最早的战争。(这里的“炎帝”很可能是神农氏后代的首领)

  炎帝忠厚诚实,善于发明创造,追认其为“诺贝尔”奖的最早获得者,也许世界上无人反对,而打仗却不得其法。当时南方九黎族首领蚩尤和北方的轩辕氏族首领黄帝都看上了中原富庶之地,形成了三大势力“逐鹿中原”,炎帝谁也打不过,最后,炎黄联合打败了蚩尤,而神农氏势力渐衰,南迁到湘鄂一带。轩辕氏渐强,取得统治地位。此后,便开始了皇帝时代。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有话说

炎帝陵

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西17公里的鹿原镇境内。这里洣水环流,古树参天,景色秀丽。炎帝陵自宋太祖乾德五年建庙之后,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炎帝庙也历尽沧桑,屡建屡毁,屡毁屡建。

您还可以看看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大家发现

为我发现

发现攻略
    发现微博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请直接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有新浪账号?

    立即注册
    X
    @明日香 提问中
    1/140
    此问题会同步到你的新浪微博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