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北京商场食街与日本的差距(图)

该帖被浏览 5 次,回复 0 次

北京商场食街与日本的差距(图)

           
           东京的大商厦比不上北京的多,但小店铺的数量却远远地超过北京。

           
           位于银座的一家商厦饮食摊档被安置在了一层的黄金位置。

           
           等候就餐的食客们从大厦内排到了大厦门外。

            
           生意兴隆的首要原因当然是-口感好!


    很久没去王府井,有更长时间没到这家ShoppingMall顶层的食街吃饭了。
   昨天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来到了王府井,再次上到了这家ShoppingMall的顶层食街,发现食客出奇的少。径直来到很久前光顾过的一家广东小
吃,点了虾饺、凤爪等几样传统的广东风味小吃外带一碗艇仔粥-让人失望的是无论哪种食品吃起来貌似都有种味同嚼蜡的感觉。记得几年前这个食街刚开张的第一天我就吃过这家的广东点心,其味道、品相皆如名菜馆一样道地。当时在我就餐的过程中坐在我同一个桌子边的店老板-一个来自新加坡或者马来西亚什么地方的老太太还虚心地询问我对菜品的意见,我当时只是伸出了大拇指说了一个字:味道好极了!没想到几年没来,这一次竟有了种“人是物非”的感觉-印象中的美味早已经不知何处去了。
   北京各大商场里的食街似乎全都走过相同或近似的路径-刚开张的时候味道什么的也都还可以,渐渐的就都慢慢走了样-尤其是在味道上,不敢
说难吃但至少是不如最初的时候好吃了-从外观上来评判的话似乎差的还不太大,唯有味道却早已是大不如前,我想一定是食品的内在质量发生了变化的缘故吧。位于北京CBD的一家豪华商场里同样有一个食街,刚开张的时候吃过其中一家摊位的骨汤拉面,那鲜美的味道至今难忘-可后来再去的时候那汤的味道几乎已经变成了白开水……
   说起北京商场里的食街,最早开张的当属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百盛商场,刚开张的时候生意异常火爆,其原因归纳起来大体如下:第一,它
是京城第一家开在商厦里的食街,在短时期内没有竞争者;第二,比街边的小吃街干净正规;第三,味道好价格低廉。而百盛的食街还有一个优势就是环境优雅-挑高的屋顶、高大的椰子树、看得见风景的落地窗……后来,随着百盛食街食品质量的下降以及同类型商厦食街的不断涌现

,这里最初的火爆便渐渐地退去了。
   这些年来北京的商场食街似乎全都遁入了这样一个怪圈:开张时以食品的质量和价格吸引了大批顾客-生意稳定之后质量开始走下坡路,价格也
纷纷调整-之后不久就陷入不温补火的境地,有的因为顾客实在太少而致使生意难以为继……这让我想起了东京的商场食街,不说个个生意火爆至少也是一派兴隆。无论是银座的高档商厦还是新宿的百姓商场,饭点的时候位于其中的食街几乎全都是顾客盈门,而每一家摊位也都有自己

拿手的菜品,不仅价格公道,菜品的味道也更不必说,就连食物的包装有的时候都常常令人爱不释手,而更值得推崇的当属店员的热情和礼貌,即便是简单地询问或看上一看都会换来善意的笑脸-诸如此类的原因和细节也就使得东京商厦里的食街生意兴隆常年不衰了吧。
   一个在东单附近某商厦的食街里做日本料理的老板无奈地对我道出了食品质量下降的原委。当我向他抱怨天妇罗的味道不如从前的时候他摇了
摇头对我说:不是我不想把食物做好,只是别人都在偷奸耍滑,我也就不愿意当那个冤大头了……店老板没有再进一步的解释,但其实我已经明白了他话里的含义。在由几十个摊档组成的食街里,最初大家都还算重视食物的质量和口感,但慢慢地就开始有人在原材料的使用上以次充好或者为了“节约”煤气水电而缩短食物加工的时间等等,还有就是为了节约人力成本用工资便宜的新手取代工资高一些的厨师,这一系列的因素最终全都会反映到食物的质量和口感上去的……还有一个客观原因导致了食品加工的火候不足,就是饭点的时候为了多卖出东西去必须要加快食物加工的过程缩短顾客等候的时间以便快速地出货,只有这样流水(营业额)才能够上来。而这样做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影响食物的口感,这也就难怪那些看起来翠绿好看的蔬菜不生不熟、本该味道鲜美的汤汁犹如白开水了。
   昨晚离开王府井的时候我忽然有了这样一个想法,就是引入食街的商厦在收取租金的同时是否也应该不间断地对那些摊档进行食品味道的考核
呢?

转发此文至微博 TOP

发新话题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选项

[完成后可按 Ctrl+Enter 发布]  预览帖子  恢复数据  清空内容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找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