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厦航飞行教员赵军:站在人生的平衡木上(图)

http://travel.sina.com.cn  2009年08月24日11:11  民航资源网
厦航飞行教员赵军 厦航飞行教员赵军

  他不说,我很难想象得到他是一位机长。因为,他没有传说中机长的强势和威严。但这样,更容易让人看到他的本质,接触他的内心。褪去职业带来的光环,赵军,这个工科生,这个1995年进厦航、2002年当机长、2007年做飞行教员的而立男人,用自己的睿智、执著、踏实、包容、简单、真诚慢慢温暖和打动着周围的人。突然觉得,赵军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到了一种放飞内心、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而且这种状态也能为社会和大众接受。在“自我”和“本我”中寻找平衡从而实现“超我”,他的确是睿智的。

  “以和为贵”的表象背后,一种解读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逃避和懦弱。虽世俗,但现实。另一种解读则认为,对一些可白可黑的事情,如果没有触犯原则和底线,是可以理解,甚至接受的。这是一种极具包容性的解读。

  《厦门航空》:听说飞行途中,你们机长喝的水是由乘务员送的。如果碰上她们忙的时候,顾不上及时给你们送水,您会不会因为这个不高兴?觉得,好象是被怠慢了。

  赵军:无所谓。这算什么事啊。快乐就好,快乐才最重要。理解周围的人,可以营造简单快乐的气氛,工作起来也会感觉轻松。

  《厦门航空》:您在面对争执时都是这种心态吗?您有和别人争执过吗?

  赵军:可能有时候会有些意见不一,但那不是争执,甚至连矛盾都谈不上。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很多事情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特别是对一些可白可黑的事,个人觉得,如果不是什么原则性错误,应该相对包容些看待,对人对己都不要太苛刻。

  《厦门航空》:能举个例子吗?

  赵军:比如说范跑跑。首先要说他那样的言论是不对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其中的人性。如果你能想到他只是没有达到人们的某种期望程度的话,你就会相对客观地去批评他,而不是完全否定和批判他。网上一些跟帖评论过于偏激,反而更没有意义。

  《厦门航空》:您现在是飞行教员,手下带的副驾驶们因个人学习能力的不同会有不一样的表现。您怎么评价他们?

  赵军:我觉得厦航的副驾驶都不错。

  《厦门航空》: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您更愿意、也更多得看到别人的长处吗?

  赵军:其实,每个人都有他个人的一个发展阶段,想到这个就可以理解和接受很多事情。有人说我这样想太过理想化,可我觉得这样想才是现实。那些批评的人才是过于理想化了。

  因头顶光环而耀眼,这份耀眼未免显得虚幻、不真实很多。从赵军身上散发的光芒,即便撤去“机长”这个光环,仍熠熠发亮。他的包容和平和,让所有靠近他的人都感到一种轻松和自在。但是,包容并不代表没有个性,没有自己的想法。就是这么一个包容性极强的人,却也是当年不肯写作业的“另类”学生。

  《厦门航空》:听说,您以前读书时经常不写作业?

  赵军:是啊,老师布置的作业,我80%以上都不写。

  《厦门航空》:可是您的一些老同学到现在偶尔都还会说,赵军连作业都不写,还考得那么好!您觉得这主要是因为您聪明吗?

  赵军:其实,我也有用功的时候。虽然我懒得写作业,但是我并没有出去玩啊什么的,我总喜欢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我会自己看看书,比如今天讲到什么东西,我感兴趣的话,会自己往下再看一下。如果什么地方,以前的,忘记了,会再翻翻。

  《厦门航空》:您应该属于从小就自主学习的那种。

  赵军:应该是吧。反正读书一直都是处于中上水平,也没拔尖过。但整个读书过程总体来看还是比较轻松的,也没给自己制定很高的目标,没有太吃力,所以一路走下来还算轻松。

  《厦门航空》:可是这样不会挨老师剋吗?

  赵军:怎么不会啊!每换一个新环境,每换一个新老师,都要有个重新适应的过程。我要适应老师,老师也要适应我。一般一个学期下来就磨合得差不多了,老师会发现,这个小孩不写作业还行,并不是不写作业就不可救药。后面老师就会对我采取“放羊式”教育,偶尔会说,这个问题你没弄懂,回去要考虑一下;或者他发现我对哪个问题挺感兴趣,就会让我回去往深处再考虑考虑。

  《厦门航空》:您很幸运,这些老师因材施教,没有硬性要求您一定要和其他孩子一样。

  赵军:其实也有老师不能接受这种情况的。不过一路走来还是遇到很多好老师的,很感谢他们对我的宽容。

  《厦门航空》:我觉得您读书时的这种轻松主要还是因为自主性。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学习,会觉得自己在做自己喜欢的事,乐在其中,所以会觉得比较轻松。琢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琢磨透了也很有成就感,所以您不会觉得负担,反因为一种满足而感觉更有干劲。

  您现在被安排编写技术手册或进行培训等工作,而这些工作会占用您大量的业余时间,您怎么看待这些?

  赵军:以前有人问过我,为什么去做这些?说真的,我还真没想过。后来我就问自己,为什么我不去做?这一反过来问,答案就出来了。这些工作的接触,可以提高业务能力,也能开阔视野。琢磨这些东西,乐在其中,为什么不做呢?

  家人也非常支持我,觉得我愿意做就去做好了,给了我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

  《厦门航空》:所以,其实当年的“另类”学生,只不过是比较凭个人兴趣学习而已。用了自己的方式去琢磨研究。

  赵军:但是这些话我是不敢跟我女儿说的,我怕她会受我影响。毕竟,个体与个体间有差异性。而且,以现在的我来看当年的那些事时,会觉得不对。人过了三十,心态会变了,还会开始思考和总结一些以前的事。现在回过头再看时,觉得那是个缺点,因为它会容易造成偏科。我现在文科就弱势很多。理科是会比较实用,但从一个人的个人成长来看,文科很重要。文化历史这些东西会决定一个人后续的人生轨迹。

  “人活着是为了啥?”经历了母亲病重的压力,又切身感受了母亲的乐观和坚强,守侯着最终战胜病魔的快乐、知足的母亲,赵军向自己发出这样的提问。

  赵军: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增多,会考虑一些以前没涉及的东西。比如,人活着是为了啥?首先要有社会意义。不做废人。不是说一定要成为名人或伟人,但起码不可以碌碌无为。社会是个棋盘的话,每个人就是一枚棋子,它应该在棋盘上有属于自己的位置。

  其次要有家庭意义,尤其是男人,更需要如此。有责任感,懂得回报家人。我个人觉得精神上的回报更重要,有时精神上的满足感更会让人感觉快乐和幸福。

  最后是个人意义。要追求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这种执著和坚持不见得会得到每一个人的理解,但只要你爱的人、你在乎的人,只要他们理解就可以了。

  《厦门航空》:追求这种个人意义,会不会是一种功利?

  赵军:我认为,是做回自己。当然,追求的前提是不违背社会原则、不触犯社会底线、不防害他人利益。比如,我爱好旅游。跋山涉水后终于站在代表目标的自然景物面前时,心无杂念,毫无压力,人进入一种很纯净的状态,人变得非常简单。那种回归感的实现,让自己觉得做回了自己。对于这种追求,就该坚持。

  《厦门航空》:您母亲生病这件事让您感触颇多,实现这三个意义就是您接下来的要实现的目标吧?

  赵军:母亲生病这事让我觉得,活着真好!经历是一种财富,我还是个需要继续经历、成长和丰富的人。也许以后一些想法还会有些变化,但懂得知足、追求快乐是不会变的。

  《厦门航空》:您理解的快乐是怎样的?

  赵军:快乐是一种自身的体会,跟财富多少、生活水平高低没有内在必然联系。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有快乐,就看你自己怎么看待快乐。

鎴戣璇勮

瀵嗐€€鐮�   蹇樿瀵嗙爜锛�
 

更多关于 航空 精英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