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本来常伴在身边的事物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慢慢的消失,而这一切我们居然没有察觉。
两年前,到云南德宏州梁河采风时,在梁河下面勐养镇的一个傣族村寨,探访当地一户一直沿用傣家传统酿酒工艺酿造牛屎酒的钱姓人家时,除了感叹傣家“牛屎酒”的神奇外的第一感觉是:时至今日,居然还有人利用这个“土得掉渣”的陶罐装酒。
不仅是酒瓶“土”,连酿造的过程也很“土”,土灶、铁锅、竹筒、土陶冷却缸。。。。。整个就是完全原生态的过程,蒸馏一锅酒需要连续烧柴两天一夜,耗时、耗力、还耗柴,今天这种原生态的酿酒工艺在很多地方已经不再多见了。
整个过程“土”味很浓,毫无效率可言。当时我问小钱,这么麻烦,怎么没有考虑改进一下,现在外面很多高效的小作坊用酿酒设备,已基本实现无人看管。小钱的回答是:祖祖辈辈留下的工艺,不能随便改变。。。。。。
时隔两年,突然听小钱说,以后都不知道去哪里找陶瓶装酒了,假如没有陶瓶封存,傣家牛屎酒就不再是原来的牛屎酒了。原来德宏梁河土陶制作正面临生存危机,也许哪天,烧制传统土陶的民间柴窑将不复存在。
那年采风,恰巧赶上小钱要去烧制酒瓶的柴窑作坊取之前定制的酒瓶,这让我有机会靠近这个行业。
德宏梁河用来烧制陶器的民间柴窑一般都比较简单,选址在稍微带点坡度的地方,垒出几个馒头状的窑体,窑体之间既可以贯通,又可以相互独立,所有窑体连在一起,如龙伏地,因此这种柴窑也被称为龙窑。
到达这个位于梁河县河西乡芒陇大桥附近的陶器作坊时,孙师傅正在将堆放在门口的燃料用小推车拉进作坊里,而这些燃料看起来像是那些木头加工厂加工后剩余的边角料。
顾名思义,柴窑就是以木柴为燃料的制陶窑体。德宏州的森林覆盖率广,木柴一直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燃料。而后,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及自然生态保护意识日益提高,民间柴窑渐渐的存在燃料短缺现象,经久耐烧的大块木头越来越少,代之的是木头加工厂剩余的边角料,而这种边角料燃烧效率有限,也不耐烧,无形中也增加了烧柴的工作强度。
作坊内显得有点杂乱,几间矮旧的平房,院子里杂草丛生,空地上堆放着几堆陶土,码得整齐的木柴,还晾晒着几个刚完工不久的陶胚。此刻,刘师傅正在翻拌陶土,为下午的工作做准备。
这个陶器作坊由孙师傅和刘师傅共同经营,他们来自腾冲同一个乡,据说那个乡基本是陶器世家,祖上都是从中原地区戍边过来。除了窑体共用外,两位师傅各自经营,偶尔也会相互协作。
与孙师傅的工作室一样,刘师傅的工作室内的摆设也非常简单,几乎看不见一件稍微带点现代机械化点的工具,除了拉胚转盘由电力带动外。
现在用陶器的家庭并不多,刘、孙师傅的日常工作量也不是很大。
现代规模化陶器厂基本都采用电动灌浆模具成型,与手动拉胚成型相比较,两者的效率不能同日而言。
厨房内,刘、孙家的媳妇正在准备午餐,一个厨房分成两边,靠里的归孙师傅,靠门口的归刘师傅。
刘、孙师傅在这里已经烧了十几年陶器,这工作又苦又累,愿意从事这一行业的年轻人并不是很多,据说,即使是他们乡,40岁以下已基本不会再烧陶器了。
除了自家媳妇外,假如订单稍微多点时,刘、孙师傅就会请些老乡临时过来帮忙,大家吃住在一起,彼此熟悉,也好照应。刘师傅为人豪爽,声音洪亮,也喜欢在吃饭时顺便喝上一杯。
与现代气窑比起来,柴窑的窑体温度更难控制,火候的控制完全依赖师傅的经验积累,而且需要不断的添柴,即使经验再丰富的师傅,也很难避免在整个烧窑过程中完全不出现错误,温度控制不均匀的结果,就是导致烧窑失败,陶器破损。
现代气窑采用天然气为燃料,干净、清洁,窑体温度均匀、容易掌控,烧制出来的陶器干净、清晰、明亮,同批陶器不会产生明显色差,烧制的时间也短,省时。柴窑使用木柴作为燃料,中间还要不断添柴长达十几个小时,窑体温度不均,木柴燃烧后产生的木灰及植物油脂会吸附在陶器上,经高温后与陶器融合成自然的釉质,颜色偏灰,即使是同一批次,最终出来的陶器也会存在明显的色差。
由于柴窑的烧制过程不可控,不可预知,每次烧制对师傅们而言都是一种焦灼与期待,正因为此,很多地方,在陶器入窑与出窑时,都要进行一些拜祭仪式,祈求烧制成功。
柴窑给人的惊喜莫过于窑变,在加工工序中,在烧制过程中,窑内温度,木灰、油脂,烧制时的气候及温度等,任何一个细小环节的变化都会影响到陶器窑变的效果,所以从柴窑里出来的陶器永远是独一无二的。
由于费柴、费力、规模小,制作出来的陶器看起来比较粗糙,加上加工成本日渐提高,这种民间柴窑的市场份额被现代气窑慢慢挤占,生存空间被一步步压缩。这些年,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逐渐提高,陶土资源日益枯竭,林木资源受到保护,或许哪天,也许很快,这种象征着人类由原始走向文明的民间柴窑将不复存在。